前言
进入21世纪,创业企业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中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近两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自主创业和创新对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环境,培养创业技能和培育创业文化,缓解就业压力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有资料显示新创的中小型企业平均寿命仅为3.5年,其中经营年限在5年以上的仅占10%,剩下的企业中五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0%左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创业企业如此高的死亡率和如此低的成长率?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人力资源的缺乏。本文提出了创业企业提出了建立创业企业人力资源共享联盟的思路并建立了模型,对创业企业人力资源共享联盟的运作模式进行了探讨,试图寻求解决创业企业人力资源相对缺乏之道,为我国创业型企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1、基本概念界定
创业企业:关于创业企业国内外很多学者给出了不同定义,本文将创业企业的定义概括为:处于新创阶段的高成长性与高风险性并存的不断寻求机会、以创新业务为特征的独立新创型企业。
人力资源共享:关于人力资源共享的研究文献比较少,对人力资源共享这个概念没有形成有代表性的定义。本文对这个概念是如下定义的,人力资源共享是一种人力资源配置模式,指两个或多个组织共同开发培养利用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可以在组织间自由流动,按需配置,知识能力技术可以充分共享。
人力资源共享联盟:是指两个或多个公司之间,出于对整个市场的预期和企业总体经营目标、经营风险的考虑,为达到共享人力资源的目的,通过各种协议而结成的人力资源优势互补、共担人力资源风险、共享人力资源收益的松散型组织。
2、创业企业人力资源共享联盟的性质和模型
(1)创业企业人力资源共享联盟的性质和形式本文所提出的创业企业人力资源共享联盟有以下几层含义:(A)人力资源的载体人可以在联盟之间自由流动,按需配置;(B)也指人力资源的知识、能力、技术的共享;(C)人力资源共享联盟承担整个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包括人力资源的引进,开发、激励、培养和薪酬都统一管理。
创业企业人力资源共享联盟的形式可以借鉴传统企业战略联盟的形式,即契约式联盟和股权式联盟。契约式的人力资源共享联盟是通过联盟各方签订长期的人力资源合作协议来实现的人力资源共享,例如共同开发培养利用人力资源。股权式联盟是两个或多个创业企业通过股权的配置来达到人力资源共享的目的,参股投资、股权交换,交叉持股,合营公司、联合投资等。股权式创业企业人力资源共享联盟是较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共享联盟。
(2)创业企业人力资源共享联盟模型本文借鉴供应链管理中的联合库存管理思想,提出了一种创业企业人力资源共享联盟的模型。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而各个企业的人力资源储备可以看作“人力资源”库存,这种人力资源的库存也是需要库存成本的,而单个企业都保持这种库存对整个社会经济来说成本是很大的,对企业本身来说也承担了很大的成本和风险,对资源本身有限的创业型企业来讲更是如此。基于本文提出的创业企业人力资源共享联盟的理论,创业企业可以联合构建人力资源储备库,在人力资源储备上实现共建共享,风险共担。
这种人力资源共享联盟需要建立一个共享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和联合人力资源储备库,共享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负责对联合人力资源储备库进行管理,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
另外,创业企业人力资源共享联盟可以吸纳一些从事专业服务业务的创业企业,比如财务会计服务公司等加入联盟。这样既可以解决一般生产型、技术型创业企业的管理人员不足问题,又为专业服务型的创业企业带来业务。
3、创业企业人力资源共享联盟的效果
创业企业人力资源共享联盟具有很明显的优势,具体表现为:(1)创业企业人力资源共享联盟大大减少了人力资源储备量,从而降低了单个企业的人力资源储备成本。而且人力资源共享可以使多个创业企业分摊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从而降低创业企业的资金风险。(2)创业企业人力资源共享联盟可以优化人力资源在创业企业之间的配置,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而且使创业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利用优秀的人力资源,可以解决创业企业人力资源相对缺乏的困境。(3)创业企业人力资源共享联盟与兼职等方式相比,可以使创业企业的人力资源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大大降低,从而降低管理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4、结论
本文提出的创业企业人力资源共享联盟有明显的优势,但是这是比较理想的模型,这种人力资源共享联盟要在实践上广泛应用还需要解决以下比较重要的问题,如创业企业人力资源共享联盟伙伴的选择问题、关于创业企业人力资源共享联盟的利益分配问题,这是关系创业企业人力资源共享联盟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以及对创业企业人力资源共享联盟的管理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推动创业企业人力资源共享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