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信息:
 法律声明:本站提供的信息不作为签订任何合同的依据,信息产生的后果,由信息提供者负责,本站概不负责,请查验各种相关文件和手续后再交易。
 
 
搜索
【诚聘】 【中介】 【写手】 【汇款】 【协会】 【作家】
 
     位置导航:首页 >> 农林牧渔 >>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前景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前景

更新时间:2022/7/13      浏览:200

face="Verdana">应急演习,进一步增强了北京电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基本完成城镇居民一户一表的改造  

 “十五”期间,本市完成了城镇居民住宅配电设施改造并同步实施了一户一表改造工程,解决了居民

合表用电问题,满足了居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专栏1:一户一表   为解决一户一表工程后居

民“有电用不上”的矛盾和日益突出的频繁跳闸和配电设施长期超负荷运行,满足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

用电需求,保障居民住宅用电安全,北京市颁发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实施城镇居民住宅

配电设施改造工程的通知》(京政办发199837号),开始实施居民一户一表改造工程(即居民用电客户每一

户对应一具电能计量表,直接与供电部门进行电费结算),房屋产权单位承担房屋内线改造投资,供电部

门承担计量装置和接户线改造投资,市政府对部分工程投资和困难居民进行补贴。   5、城乡电网协

调发展,实现“两改一同价”   “十五”期间,北京郊区电网投资比例进一步加大,共投资45.8亿元

分三期实施了农网改造。新增35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947兆伏安、线路630公里;新增10千伏配电容量

3228兆伏安,线路3103公里;完成3987个行政村的低压电网改造,对140万户农村居民实施了一户一表改

造。农网改造工程的实施初步改善了郊区电力设施建设滞后的状况,提高了农网供电可靠性,改善了供

电质量,促进了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2001年,本市实施了农电体制改革,10个远郊区(县)供电

公司的全部资产无偿划转华北电力集团公司(现华北电网有限公司),266个乡(镇)电管站全部改为乡(镇)

供电所并纳入北京电力公司统一运行维护管理。农网改造与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实现了“

两改一同价”。   (三)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北京电网供电能力虽有明显增加,但与日

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相比,其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仍相对滞后,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电网结

构薄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500千伏变电站布点少,变电容量不足,变压器负载率较高;城区电网薄

弱,变电站分布不均衡,布局与城市规划不协调,局部地区线路输电能力不足;城区电网设备老化现象

较为严重;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投资主体不明确,建设滞后。另外,外送电比重较高的受端电网特性,

使区内电力供应过度依赖于外部资源状况,供应的主动性、安全性受到一定的挑战。   电能综合利用

率不高,存在浪费现象。目前,本市电能使用效率偏低,2005年万元GDP电耗为837千瓦时,明显高于发

达国家平均水平,也高于国内部分城市。另外,存在不合理用电及浪费现象。   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执法力度不足。电网外部运行环境复杂,线下隐患、树线矛盾、电力设施被盗、外力施工破坏等都对

电网安全运行造成直接威胁。而目前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电力行政执法力度不足,这一问题

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电力应急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电力应急机制尚不健全,重要用户应

急电源配备不足。需要认真研究、建立有效的首都电力应急机制,以使在发生重、特大电力安全事故时

,市政府能够高效地组织、协调好中央和地方资源,统一指挥、联合行动,共同开展应急抢险工作。  

 销售电价类别复杂,结构不合理。北京地区销售电价虽然经过几次调整,仍存在着类别繁杂、交叉补

贴、两部制电价执行范围窄、峰谷分时电价的实施范围和价差有待进一步扩大等问题。   二、“十一

五”电力发展环境和需求预测   (一)发展环境分析   1、政治经济条件   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

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北京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定位,对供电安全性、可靠性

有着特殊的要求。   “十一五”时期,北京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资源消耗的基础上,将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到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经济的快速增长将使电

力需求持续增长,为北京电力工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区域发展环境   京津冀都市圈的

实施、环渤海区域的开发,将促进生产要素的大范围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北京的区域支撑能力

,更好地发挥首都优势。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北京市将加强与周边区域的能源资源开发与合作,重点

推进与内蒙、河北等地合作办电,提高区域能源供应水平,加大周边地区向北京输送电力的能力,有效

缓解资源短缺的矛盾。   3、环保条件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市将采取有力的措施,控制污染

物排放总量,显著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建设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在电源建设上,本市按照

北京市2002年《锅炉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控制北京范围内常规化石燃料电厂的建设。   4、

资源条件   发电需要水、煤、气等作为资源保障,而北京是资源匮乏型城市,主要能源严重依赖于外

部,且这一状近期难以改变。   水资源方面。北京是严重缺水的城市,需要控制建设电厂这种耗水量

大的项目,或考虑利用污水处理厂的中水作为电厂的水源。   煤炭资源方面。未来一段时间内,北京

地区发电用煤虽能够得到保证,但燃煤对环境影响较大,不适于在北京建设常规燃煤电厂。   天然气

资源方面。我国天然气资源稀缺,且价格昂贵,发电成本高,出于长远供应安全和经济性考虑,天然气

电厂不宜多建。但为满足调峰供热和安全需要,可采取“总量控制、适度发展”的原则建设一定数量的

燃气电厂。预计2010年北京天然气供给总量在70亿立方米,参照发达国家发电用气一般占天然气使用总

量30%左右的经验,北京发电用气应控制在20亿立方米左右。
窗体底端
 
5、新能源、新技术发展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未来一段时间内新

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无论从经济成本、技术水平还是总量规模等方面还无法满足北京地区用电需求的

增长。   目前,我国紧凑型输电线路技术设计已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行列,串联补偿技术、大截面耐

热导线技术、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等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另外,我国在特高压工程的设计前期过程

中,也开展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研究。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和输送能力

,应增加投入,大力推广。   (二)电力需求预测   1、负荷预测   根据对北京地区负荷特性及

增长趋势分析,预计2008年、2010年、2020年北京地区最大负荷将分别达到13556—15000兆瓦、15833—

16700兆瓦、26870—29130兆瓦。考虑到电力适度超前发展和首都电网较高安全裕度的要求,2010年按照

16700兆瓦规划,“十一五”期间负荷年平均增长9.6%。2020年按照29000兆瓦的负荷需求进行规划,负

荷年均增长5.6%。   2、用电量预测   根据负荷预测和用电需求增长情况分析,预计2008年、2010

年、2020年本市全社会用电量将分别达到695—745亿千瓦时、750—820亿千瓦时和1327—1485亿千瓦时

。2010年按照750亿千瓦时进行规划,“十一五”期间用电量年平均增长率5.6—7.5%。   三、“十一

五”电力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满足北京市总体发展战略对电力的

需求为总目标,遵循“和谐发展、安全第一、适度超前、统筹配置、开源节流”五项基本原则,以促进

发展为主线,以保障安全可靠供电为核心,统筹区内外资源,增加供应总量,增强供应能力,提高能效

,保护环境,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安全可靠、稳定充足的电力供应。   (

二)基本原则   协调发展。满足北京市总体发展战略的要求,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筑安全可靠、

经济合理和技术先进的北京电网,与环境协调发展;加快新城和新农村电力建设,促进城乡电网协调发

展。   安全第一。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和全国的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电力规划要充分考虑其政治

供电的特殊性,做到安全第一。   适度超前。在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电力发展水平要满足

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长对电力的需求,并做到适当超前。   统筹配置。充分发挥

区位优势,立足华北区域电网,统筹配置周边电力资源,保证首都电力供应。   开源节流。在加强电

源、电网建设,努力提高电力供给能力的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淘汰传统高耗能产业和落后

工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加强节能管理,落实需求侧管理措施,发展循环经济,把北京建

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城市。   (三)电源发展思路与目标   发展思路:掌控周边电

源,以发展外部电源为主,辅以一定数量的本地电源保证安全;外地电源在“西电东送”的基础上,多

方向发展;本地新增电源以天然气调峰供热电厂和抽水蓄能电厂为主;大力推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

电技术,适度发展分布式电源,实现电源多元化发展。   总体发展目标:到2010年,本地发电装机容

量达到6816兆瓦,本地电源发电比例保持在1/3左右,外送电力比例保持在2/3左右;初步建立以煤、气

发电为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等为补充的多元化电源结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力争达

到6%左右。   (四)电网发展思路与目标   发展思路:加强外送通道建设,增加电力输送能力;构

筑强大的京津唐500千伏大环网,依托华北主干网保证北京电网的安全和电力供应;建设坚强本地电网,

提高电网受电能力;500千伏变电站深入负荷中心,为中心城提供电源支撑;220千伏逐步实现分区供电

,提高供电可靠性;加快城乡电网统筹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城建设。   发展目标:建设“

供需和谐有序、系统安全稳定、网络坚强可靠、设备先进规范、技经指标优良”的世界一流城市电网,

为北京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   (五)节能环保和需求侧

管理工作思路与目标   工作思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需求侧管理体系;完善政策法规,培育

能源服务市场;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强化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效的意识,保护首都环境;促进电力

、环境、经济协调发展。   发展目标:到“十一五”末期,万元GDP电耗控制在778千瓦时以下,较

2005年降低7.05%。220千伏及以下线损率控制在6.8%以下;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监视50%的地区用电负荷,

可控负荷1000兆瓦以上,技术移峰能力500兆瓦以上;发电厂及输变电工程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新建工

程环境影响评价率100%;主要燃煤电厂安装除尘及脱硫脱氮装置,除尘效率达到99.99%以上,燃气电厂

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控制在25ppm以下。   四、规划布局与电力平衡   (一)空间布局原则   1、

电源布局原则。结合北京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避开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西部生态带”

,在北京市外围污水处理厂、500千伏变电站或天然气门站附近建设燃气电厂。   2、变电站布局原则

。变电站靠近负荷中心,满足合理供电范围,并在负荷分区内,均匀布置,原则上按地上变电站预留用

地。   3、送电通道布局原则。规划新增架空线走廊尽量避免穿越市区重要地区、城镇中心区、已确

定的规划建筑用地以及重要风景名胜区。对于远郊区县,架空线尽量避免穿越中心地带和沿中心道路架

设;对于规划市区,原则上在四环路以内规划送电线路以电缆为主,四环路以外的重要地区如区县县城

的中心区以及大型建设区等也应考虑架设电缆线路。   (二)电源规划   1、“十一五”期间电源规

划   “十一五”期间,本市规划建设5座燃气电厂和一定数量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电厂,新增发电

装机容量2260兆瓦,新增发电能力2100兆瓦。到2010年北京地区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6816兆瓦,发电能

力将超过5500兆瓦。   “十一五”期间,北京将加大燃气电厂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厂的建设

,调整和优化电源结构。与2005年底相比,“十一五”末燃煤电厂发电装机比例降低到43%左右,新能源

和可再生能源电厂发电装机比例提高到6%左右。   “十五”、“十一五”期间各类装机比重对比如图

4—1所示。图4—1 “十五”、“十一五”期间各类装机比重对比   2、2020年电源规划展望   

2011—2020年期间,北京地区预计新增发电装机容量5590兆瓦,新增发电能力5045兆瓦。到2020年末装

机总容量达到12406兆瓦,发电能力将达到10545兆瓦左右。   (三)电网规划   1、“十一五”期间

电网规划   特高压电网。为增加北京电网的外受电力,实现北京多方向、多通道分散受电,提高首都

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十一五”末将建成晋东南—石家庄—北京东特高压交流输变电示范工程,新建

1000千伏北京东变电站1座,增加变电容量3000兆伏安,将山西煤电基地的电力输送到京津唐电网。  

 500千伏电网。“十一五”期间,将扩大北京现有500千伏环网,进一步加强北京电网和京津唐电网内

部主干网的联系,将北京的南环网扩大到冀南电网的保北—霸州,西北部环网扩大到张家口电网的张南

500千伏变电站,并由深入城市中心区的城北、海淀、朝阳、城南4座500千伏变电站向中心城区供电。

  北京500千伏电网将按照如下方式接受外送电力:西部的昌平、门头沟、房山主要接受张家口及山西

北部外送电力(沙岭子—张南—门头沟二回、沙岭子—张南—昌平二回、大同二厂—房山三回),东部的

安定主要接受托克托电厂的外送电力(托克托—浑源—安定二回),顺义接受蒙西外送电力(万全—顺义三

回)。另外北京东特高压与通州变电站连接,接受石家庄、晋东南输送电力。   220千伏电网。到2010

年底,北京将逐步形成以相邻的500千伏变电站的220千伏母线为供电中心的双环网结构,将分为昌平—

城北、城北—顺义—朝阳、顺义—通州—朝阳、通州—安定、安定—城南、城南—房山、房山—门头沟

、门头沟—海淀、海淀—昌平等9个分区供电。   2008年北京电网结构如附图2所示,2010年北京电网

结构如附图3所示。   110千伏及以下电网。为保证供电可靠性,北京地区将加快110千伏电网建设,

基本完成“十一五”期间由两座220千伏变电站与其之间的110千伏变电站组成的链式结构,构建坚强的

城市配电主干网。同时,结合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调整,合理的布局地区10千伏中压配电网络,向负荷

中心区提供可靠的10千伏电源。   2、2020年主网架展望   2020年北京500千伏电网仍然保持2010

年的电网结构,由昌平、顺义、安定、房山、门头沟和张家口电网的张南500千伏变电站,及深入城市中

心区的城北、海淀、朝阳、城南4座500千伏变电站组成。   北京电网将按照如下方式接受外送电力:

西部的昌平、门头沟、房山主要接受张家口及山西北部外送电力(沙岭子—张南—昌平二回、沙岭子—张

face="Verdana">应急演习,进一步增强了北京电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基本完成城镇居民一户一表的改造  

 “十五”期间,本市完成了城镇居民住宅配电设施改造并同步实施了一户一表改造工程,解决了居民

合表用电问题,满足了居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专栏1:一户一表   为解决一户一表工程后居

民“有电用不上”的矛盾和日益突出的频繁跳闸和配电设施长期超负荷运行,满足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

用电需求,保障居民住宅用电安全,北京市颁发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实施城镇居民住宅

配电设施改造工程的通知》(京政办发199837号),开始实施居民一户一表改造工程(即居民用电客户每一

户对应一具电能计量表,直接与供电部门进行电费结算),房屋产权单位承担房屋内线改造投资,供电部

门承担计量装置和接户线改造投资,市政府对部分工程投资和困难居民进行补贴。   5、城乡电网协

调发展,实现“两改一同价”   “十五”期间,北京郊区电网投资比例进一步加大,共投资45.8亿元

分三期实施了农网改造。新增35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947兆伏安、线路630公里;新增10千伏配电容量

3228兆伏安,线路3103公里;完成3987个行政村的低压电网改造,对140万户农村居民实施了一户一表改

造。农网改造工程的实施初步改善了郊区电力设施建设滞后的状况,提高了农网供电可靠性,改善了供

电质量,促进了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2001年,本市实施了农电体制改革,10个远郊区(县)供电

公司的全部资产无偿划转华北电力集团公司(现华北电网有限公司),266个乡(镇)电管站全部改为乡(镇)

供电所并纳入北京电力公司统一运行维护管理。农网改造与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实现了“

两改一同价”。   (三)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北京电网供电能力虽有明显增加,但与日

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相比,其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仍相对滞后,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电网结

构薄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500千伏变电站布点少,变电容量不足,变压器负载率较高;城区电网薄

弱,变电站分布不均衡,布局与城市规划不协调,局部地区线路输电能力不足;城区电网设备老化现象

较为严重;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投资主体不明确,建设滞后。另外,外送电比重较高的受端电网特性,

使区内电力供应过度依赖于外部资源状况,供应的主动性、安全性受到一定的挑战。   电能综合利用

率不高,存在浪费现象。目前,本市电能使用效率偏低,2005年万元GDP电耗为837千瓦时,明显高于发

达国家平均水平,也高于国内部分城市。另外,存在不合理用电及浪费现象。   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执法力度不足。电网外部运行环境复杂,线下隐患、树线矛盾、电力设施被盗、外力施工破坏等都对

电网安全运行造成直接威胁。而目前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电力行政执法力度不足,这一问题

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电力应急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电力应急机制尚不健全,重要用户应

急电源配备不足。需要认真研究、建立有效的首都电力应急机制,以使在发生重、特大电力安全事故时

,市政府能够高效地组织、协调好中央和地方资源,统一指挥、联合行动,共同开展应急抢险工作。  

 销售电价类别复杂,结构不合理。北京地区销售电价虽然经过几次调整,仍存在着类别繁杂、交叉补

贴、两部制电价执行范围窄、峰谷分时电价的实施范围和价差有待进一步扩大等问题。   二、“十一

五”电力发展环境和需求预测   (一)发展环境分析   1、政治经济条件   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

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北京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定位,对供电安全性、可靠性

有着特殊的要求。   “十一五”时期,北京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资源消耗的基础上,将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到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经济的快速增长将使电

力需求持续增长,为北京电力工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区域发展环境   京津冀都市圈的

实施、环渤海区域的开发,将促进生产要素的大范围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北京的区域支撑能力

,更好地发挥首都优势。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北京市将加强与周边区域的能源资源开发与合作,重点

推进与内蒙、河北等地合作办电,提高区域能源供应水平,加大周边地区向北京输送电力的能力,有效

缓解资源短缺的矛盾。   3、环保条件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市将采取有力的措施,控制污染

物排放总量,显著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建设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在电源建设上,本市按照

北京市2002年《锅炉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控制北京范围内常规化石燃料电厂的建设。   4、

资源条件   发电需要水、煤、气等作为资源保障,而北京是资源匮乏型城市,主要能源严重依赖于外

部,且这一状近期难以改变。   水资源方面。北京是严重缺水的城市,需要控制建设电厂这种耗水量

大的项目,或考虑利用污水处理厂的中水作为电厂的水源。   煤炭资源方面。未来一段时间内,北京

地区发电用煤虽能够得到保证,但燃煤对环境影响较大,不适于在北京建设常规燃煤电厂。   天然气

资源方面。我国天然气资源稀缺,且价格昂贵,发电成本高,出于长远供应安全和经济性考虑,天然气

电厂不宜多建。但为满足调峰供热和安全需要,可采取“总量控制、适度发展”的原则建设一定数量的

燃气电厂。预计2010年北京天然气供给总量在70亿立方米,参照发达国家发电用气一般占天然气使用总

量30%左右的经验,北京发电用气应控制在20亿立方米左右。
窗体底端
 
5、新能源、新技术发展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未来一段时间内新

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无论从经济成本、技术水平还是总量规模等方面还无法满足北京地区用电需求的

增长。   目前,我国紧凑型输电线路技术设计已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行列,串联补偿技术、大截面耐

热导线技术、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等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另外,我国在特高压工程的设计前期过程

中,也开展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研究。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和输送能力

,应增加投入,大力推广。   (二)电力需求预测   1、负荷预测   根据对北京地区负荷特性及

增长趋势分析,预计2008年、2010年、2020年北京地区最大负荷将分别达到13556—15000兆瓦、15833—

16700兆瓦、26870—29130兆瓦。考虑到电力适度超前发展和首都电网较高安全裕度的要求,2010年按照

16700兆瓦规划,“十一五”期间负荷年平均增长9.6%。2020年按照29000兆瓦的负荷需求进行规划,负

荷年均增长5.6%。   2、用电量预测   根据负荷预测和用电需求增长情况分析,预计2008年、2010

年、2020年本市全社会用电量将分别达到695—745亿千瓦时、750—820亿千瓦时和1327—1485亿千瓦时

。2010年按照750亿千瓦时进行规划,“十一五”期间用电量年平均增长率5.6—7.5%。   三、“十一

五”电力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满足北京市总体发展战略对电力的

需求为总目标,遵循“和谐发展、安全第一、适度超前、统筹配置、开源节流”五项基本原则,以促进

发展为主线,以保障安全可靠供电为核心,统筹区内外资源,增加供应总量,增强供应能力,提高能效

,保护环境,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安全可靠、稳定充足的电力供应。   (

二)基本原则   协调发展。满足北京市总体发展战略的要求,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筑安全可靠、

经济合理和技术先进的北京电网,与环境协调发展;加快新城和新农村电力建设,促进城乡电网协调发

展。   安全第一。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和全国的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电力规划要充分考虑其政治

供电的特殊性,做到安全第一。   适度超前。在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电力发展水平要满足

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长对电力的需求,并做到适当超前。   统筹配置。充分发挥

区位优势,立足华北区域电网,统筹配置周边电力资源,保证首都电力供应。   开源节流。在加强电

源、电网建设,努力提高电力供给能力的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淘汰传统高耗能产业和落后

工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加强节能管理,落实需求侧管理措施,发展循环经济,把北京建

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城市。   (三)电源发展思路与目标   发展思路:掌控周边电

源,以发展外部电源为主,辅以一定数量的本地电源保证安全;外地电源在“西电东送”的基础上,多

方向发展;本地新增电源以天然气调峰供热电厂和抽水蓄能电厂为主;大力推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

电技术,适度发展分布式电源,实现电源多元化发展。   总体发展目标:到2010年,本地发电装机容

量达到6816兆瓦,本地电源发电比例保持在1/3左右,外送电力比例保持在2/3左右;初步建立以煤、气

发电为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等为补充的多元化电源结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力争达

到6%左右。   (四)电网发展思路与目标   发展思路:加强外送通道建设,增加电力输送能力;构

筑强大的京津唐500千伏大环网,依托华北主干网保证北京电网的安全和电力供应;建设坚强本地电网,

提高电网受电能力;500千伏变电站深入负荷中心,为中心城提供电源支撑;220千伏逐步实现分区供电

,提高供电可靠性;加快城乡电网统筹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城建设。   发展目标:建设“

供需和谐有序、系统安全稳定、网络坚强可靠、设备先进规范、技经指标优良”的世界一流城市电网,

为北京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   (五)节能环保和需求侧

管理工作思路与目标   工作思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需求侧管理体系;完善政策法规,培育

能源服务市场;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强化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效的意识,保护首都环境;促进电力

、环境、经济协调发展。   发展目标:到“十一五”末期,万元GDP电耗控制在778千瓦时以下,较

2005年降低7.05%。220千伏及以下线损率控制在6.8%以下;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监视50%的地区用电负荷,

可控负荷1000兆瓦以上,技术移峰能力500兆瓦以上;发电厂及输变电工程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新建工

程环境影响评价率100%;主要燃煤电厂安装除尘及脱硫脱氮装置,除尘效率达到99.99%以上,燃气电厂

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控制在25ppm以下。   四、规划布局与电力平衡   (一)空间布局原则   1、

电源布局原则。结合北京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避开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西部生态带”

,在北京市外围污水处理厂、500千伏变电站或天然气门站附近建设燃气电厂。   2、变电站布局原则

。变电站靠近负荷中心,满足合理供电范围,并在负荷分区内,均匀布置,原则上按地上变电站预留用

地。   3、送电通道布局原则。规划新增架空线走廊尽量避免穿越市区重要地区、城镇中心区、已确

定的规划建筑用地以及重要风景名胜区。对于远郊区县,架空线尽量避免穿越中心地带和沿中心道路架

设;对于规划市区,原则上在四环路以内规划送电线路以电缆为主,四环路以外的重要地区如区县县城

的中心区以及大型建设区等也应考虑架设电缆线路。   (二)电源规划   1、“十一五”期间电源规

划   “十一五”期间,本市规划建设5座燃气电厂和一定数量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电厂,新增发电

装机容量2260兆瓦,新增发电能力2100兆瓦。到2010年北京地区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6816兆瓦,发电能

力将超过5500兆瓦。   “十一五”期间,北京将加大燃气电厂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厂的建设

,调整和优化电源结构。与2005年底相比,“十一五”末燃煤电厂发电装机比例降低到43%左右,新能源

和可再生能源电厂发电装机比例提高到6%左右。   “十五”、“十一五”期间各类装机比重对比如图

4—1所示。图4—1 “十五”、“十一五”期间各类装机比重对比   2、2020年电源规划展望   

2011—2020年期间,北京地区预计新增发电装机容量5590兆瓦,新增发电能力5045兆瓦。到2020年末装

机总容量达到12406兆瓦,发电能力将达到10545兆瓦左右。   (三)电网规划   1、“十一五”期间

电网规划   特高压电网。为增加北京电网的外受电力,实现北京多方向、多通道分散受电,提高首都

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十一五”末将建成晋东南—石家庄—北京东特高压交流输变电示范工程,新建

1000千伏北京东变电站1座,增加变电容量3000兆伏安,将山西煤电基地的电力输送到京津唐电网。  

 500千伏电网。“十一五”期间,将扩大北京现有500千伏环网,进一步加强北京电网和京津唐电网内

部主干网的联系,将北京的南环网扩大到冀南电网的保北—霸州,西北部环网扩大到张家口电网的张南

500千伏变电站,并由深入城市中心区的城北、海淀、朝阳、城南4座500千伏变电站向中心城区供电。

  北京500千伏电网将按照如下方式接受外送电力:西部的昌平、门头沟、房山主要接受张家口及山西

北部外送电力(沙岭子—张南—门头沟二回、沙岭子—张南—昌平二回、大同二厂—房山三回),东部的

安定主要接受托克托电厂的外送电力(托克托—浑源—安定二回),顺义接受蒙西外送电力(万全—顺义三

回)。另外北京东特高压与通州变电站连接,接受石家庄、晋东南输送电力。   220千伏电网。到2010

年底,北京将逐步形成以相邻的500千伏变电站的220千伏母线为供电中心的双环网结构,将分为昌平—

城北、城北—顺义—朝阳、顺义—通州—朝阳、通州—安定、安定—城南、城南—房山、房山—门头沟

、门头沟—海淀、海淀—昌平等9个分区供电。   2008年北京电网结构如附图2所示,2010年北京电网

结构如附图3所示。   110千伏及以下电网。为保证供电可靠性,北京地区将加快110千伏电网建设,

基本完成“十一五”期间由两座220千伏变电站与其之间的110千伏变电站组成的链式结构,构建坚强的

城市配电主干网。同时,结合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调整,合理的布局地区10千伏中压配电网络,向负荷

中心区提供可靠的10千伏电源。   2、2020年主网架展望   2020年北京500千伏电网仍然保持2010

年的电网结构,由昌平、顺义、安定、房山、门头沟和张家口电网的张南500千伏变电站,及深入城市中

心区的城北、海淀、朝阳、城南4座500千伏变电站组成。   北京电网将按照如下方式接受外送电力:

西部的昌平、门头沟、房山主要接受张家口及山西北部外送电力(沙岭子—张南—昌平二回、沙岭子—张

ace="Verdana">南—门头沟二回、蔚县电厂—门头沟二回、大同二厂—房山三回、保北—房山二回),东部的安定接受托

克托电厂的外送电力及固安电厂电力(托克托—浑源—安定二回、安次—安定二回),顺义接受蒙西外送

电力及板桥峪抽水蓄能电厂电力(万全—顺义三回、板桥峪—顺义二回),通州接受平谷电厂电力(平谷电

厂—通州二回)。   2020年北京电网主网架结构如附图4所示。   (四)电力平衡方案   1、外送

电力需求   北京电网2006—2020年外送电力需求如表4—3所示:   到2008年,北京电网需要外供

电力约9900兆瓦,外受电容量占北京地区负荷的66%左右;到2010年,北京电网需要外供电力约11200兆

瓦,外受电容量占北京地区负荷的67.06%左右。   2、通道输送能力   2008年本市外送电力需求为

9900兆瓦,而各个受电通道的输送能力总和为13500兆瓦,再加上北京电网与京津唐电网联络线11000兆

瓦的输送能力,完全可以满足输送外部电力的需要。   2010年本市外送电力需求为11200兆瓦,而各

个受电通道的输送能力总和为13900兆瓦,再加上北京电网与京津唐电网联络线11000兆瓦的输送能力,

完全可以满足输送外部电力的需要。   3、电力平衡   根据华北电网“十一五”规划,2008年北京

电网通过万全—顺义接受内蒙电网的输送电力2200兆瓦,沙岭子—张南—昌平、沙岭子—张南—门头沟

共接受张家口电网的输送电力1330兆瓦,大同—房山接受山西电网的输送电力2800兆瓦,托克托—浑源

—安定接受托克托电厂的输送电力2000兆瓦;津唐电网联络线输送电力70兆瓦;河北南网联络线输送电

力900兆瓦;廊坊电网联络线输送电力600兆瓦;加上本地发电能力5100兆瓦,全部可供电力为15000兆瓦

,达到供需平衡。图4—2 北京电网2008年电力平衡图   根据华北电网“十一五”规划,2010年北京

电网通过万全—顺义接受内蒙电网的输送电力3400兆瓦,通过沙岭子—张南—昌平、沙岭子—张南—门

头沟接受张家口电网的输送电力1000兆瓦,通过大同—房山接受山西电网的输送电力2800兆瓦,通过托

克托—浑源—安定接受托克托电厂的输送电力2000兆瓦;通过与津唐电网的联络线接受电力1200兆瓦;

通过与河北南网的联络线接受电力100兆瓦,通过与廊坊电网的联络线接受电力700兆瓦,加上本地发电

能力5500兆瓦,全部可供电力为16700兆瓦,达到供需平衡。图4—3 北京电网2010年电力平衡图   

五、“十一五”重点发展任务   “十一五”期间,本市将投资766.4亿元用于电厂、电网建设及改造

。在加强电网建设的同时,不断提高电网科技水平,完善服务网络,增强事故反应能力、缩短抢修时间

,努力提高北京电网的可靠性。   北京地区“十一五”规划电力建设投资如附表1所示。   (一)加

强电力建设,提高供应能力   1、加快电源建设,提高本地电源供应能力   建设亦庄、电子城、三

热、太阳宫、郑常庄5座天然气电厂及一定数量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电厂,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260兆瓦

,新增发电能力2100兆瓦。“十一五”末,北京地区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816兆瓦,发电能力达到5500兆

瓦。其中,燃煤电厂装机比例由“十五”末的63%,下降到“十一五”末的43%,电源结构得到较大改善


 2、加快受电通道建设,提高外送电能力   建设万全—顺义第三回输电线路、大同—房山第三回输

电线路、建设门头沟—张南、昌平—张南输电线路,增加外送电力通道;建设顺义—姜家营—安各庄—

滨海的第二回输电线路、房山—保北第二回输电线路、安定—安次输电线路增加与京津唐电网及河北南

网的联系,实现多渠道、多方向受电的目标。另外北京东特高压与通州变电站连接,京津唐电网接受石

家庄与晋东南的输送电力。   3、加强本地电网建设,构筑坚强受端电网   加快500千伏电网建设

,提高主网安全可靠水平。“十一五”期间,扩大北京现有500千伏环网,其中将南环网扩大到冀南电网

的保北—霸州,西北环网扩大到张家口电网的张南500千伏变电站,并建设深入城市中心区的城北、海淀

、朝阳、城南4座500千伏变电站,提高主网安全可靠水平。“十一五”末,北京地区500千伏变电容量将

达到27606兆伏安,比“十五”末增加16750兆伏安,增加幅度达到154.29%。   做好220千伏电网布局

,加强区域电源支撑。“十一五”期间,北京地区将新建40座、扩建15座220千伏变电站,新增变电容量

17050兆伏安。“十一五”末,地区220千伏公用变电站将达到75座,变电容量将达到34050兆伏安,容载

比2.35,达到主干网“N—1”要求。   加快110千伏电网建设,提高负荷承载能力。“十一五”期间

,北京地区将新建154座、扩建37座110千伏变电站,新增容量15697兆伏安。“十一五”末,北京地区

110千伏变电站将达到368座,总容量将达到33139兆伏安,容载比2.36,供电能力大幅提高。   北京

地区“十一五”规划电力建设项目如附表2所示。   (二)制定保障措施,确保奥运供电安全   为保

证向奥运场馆安全可靠供电,将配套新建3项220千伏输变电工程、4项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奥运中心区

电力隧道和110千伏架空线入地工程、24个奥运场馆及配套设施外电源工程、奥运场馆周边道路和桥梁改

扩建相关10千伏架空线入地等工程。同时,制定《奥运城市供电运行纲要》,完善供电保障措施,确保

奥运供电安全可靠。   (三)消除电网安全隐患,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为确保北京电网安全可靠供

电,采取多项措施彻底消除电网安全隐患:对电网中运行时间超过25年的老旧输电线路、运行时间接近

30年的存在安全隐患的35千伏及以上充油电缆线路、以及运行超过30年的变压器、薄绝缘变压器或铝线

圈变压器进行改造和更换,并进行断路器无油化改造、系统无功补偿设备改造;对10千伏及以下配电室

、开闭站、线路、配电变压器等设备进行增容改造,提高供电能力,满足中压配电网负荷的需求;对线

下隐患有计划地开展综合治理,改善电网运行的外部环境。   (四)加快农村电网建设,统筹城乡电网

发展   加大资金投入,改善远郊区县电网结构。“十一五”期间,10个远郊区县将新建12座220千伏

变电站,每个远郊区县至少建设一座220千伏变电站,使郊区变电站总数由目前的14座增加到2010年的26

座。其中,在3个重点新城中,顺义新城由目前的2座增至4座,通州新城由3座增至4座,亦庄新城由1座

增至2座。   整合农村电力资源,统一运行、规范管理;加大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力度,缩小城乡电

网差别,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用电需求。   (五)完善用电服务网络,缩短故障抢修时间   加

强电力抢修网络建设,缩短故障抢修时间;合理布局用户服务网点,方便用户用电业务办理。“十一五

”末,在全市范围内基本实现每个街道办事处和乡镇设置1个供电服务机构的目标。   (六)加强节能

和需求侧管理,节约、有序供电   从发电、供电、用电三个环节入手,加大节能工作力度,采用先进

节能技术,提高用电效率,节约用电,减少浪费。   发电侧节能。“上大压小”,逐步淘汰小机组,

提高单机容量,降低厂用电率;优化调度方式,实施节能、环保经济调度;支持清洁、高效的热电联产

、冷热电三联供和综合利用电厂建设,推广热泵、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   供电侧节能。合

理规划电网布局,缩短供电半径;淘汰高耗能设备,积极使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坚持无功优

化和就地补偿原则,实施经济调度,优化电网运行方式。   用电侧节能。加强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力

度,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淘汰高能耗产业和落后工业;鼓励企业采用先进节电技术和高效节能设备,加

强企业节电监测平台建设;实施绿色照明工程、政府机构节能工程;倡导市民使用节能型家用电器;支

持蓄冷、蓄热、蓄电技术的使用;重点推动工业和建筑业节能;扩大峰谷价差的执行范围和力度,以经

济手段合理调配用电高峰负荷。   (七)加强电力环保,保护城市环境   优化电源结构,降低污染

排放。积极发展洁净电能,大力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适度增加燃气电厂的发电装机容量

并同期安装脱氮装置;2008年前北京境内现有主要燃煤电厂加装脱硫脱氮装置,污染物排放浓度达到规

定要求。   做好环境影响评价,控制污染源头。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审批

电源、电网建设项目。电源、电网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电力建设项目要满足电磁辐射环境评价规定,同时要符合文物保护、城市景观等方面的要求,与环境

协调发展。   加强环境监测,控制设备运行污染。发电企业加强在线监测和内部管理,确保污染排放

水平符合国家标准;电网企业逐步有针对性地对变电站开展电场、磁场和噪声综合防治工作。   实施

架空线入地改造,净化城市空间环境。“十一五”期间,对奥运场馆周边等重点地区和主要街道,随城

市道路建设和改造,因地制宜,逐步实施电力架空线入地改造,并在城市中心区和已确定的规划建筑用

地以及重要风景名胜区,随市政道路先期建设电力沟道,预留未来电缆敷设空间。   (八)推动技术进

步,提高电网技术水平   跟踪世界先进水平,重点推广特高压等先进输变电技术、可视电网预警系统

等配网自动化技术,同时做好500千伏深入市中心及中心城区架空线入地后的无功平衡。新建CBD等220千

伏集控站、安慧等110千伏集控站,到2010年末,北京地区共建成12座220千伏集控站和43座110千伏集控

站,变电站无人值守率大幅提高。   (九)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应急处置机制   夯实基础

,强化管理,完善电力应急预案体系,加快电力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建立健全日常运行机制;细化技术

处置预案,提高专业抢修能力,制定电力应急分预案并逐步完成电力应急指挥平台的建设;平战结合,

加强运行监测和演练,最大限度降低停电事故的影响。同时,结合《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出台,研

究我市电力安全方面的配套法规,推进法制建设。逐步实现从注重事发后的应急处置,向预防为主、处

置和恢复全过程管理的转变,从以部门为主的单一管理体制,向全社会参与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的转变

。   六、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一)明确职责,建立首都电力供应保障机制   首都的特殊地位决

定了保证北京电力供应的重要性。这不仅包括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国家重要机关以及重要政治活动和国

际交往期间的安全可靠用电,而且包括保证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保证

电力的供需平衡。国家电网公司及其所属分公司、子公司作为国家授权独家经营的电网企业,履行保证

首都安全可靠供电的职责。   “十一五”期间,本市将进一步完善电力建设协调领导的组织机构,建

立市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高层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确定保证首都电力供应、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发

展的重大策略。各区县政府成立相应机构,落实属地职责,协调本区域内电力供应和保障工作。   本

市将积极推动电力体制改革、参与电力市场建设,引入竞争和市场机制,实现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

优化配置,更好地保证首都的电力供应。   (二)加强规划管理,确保建设用地   本市将电力规划

作为北京市基础规划之一,纳入北京市总体规划并定期滚动调整。在城乡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落实北京

电力规划的各项建设内容。   在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等专项规划中,将规划电厂、变电站和架空线路

走廊逐项落实,在全市万分之一比例图上编制全市电力控制方案,在两千分之一比例图上对电力建设项

目进行橙线定线。在总体规划图中以橙色线划定电厂、架空线路和变电站的保护范围,进行控制并预留

用地。橙线钉线成果经北京市规划主管部门审定后,作为下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依据。   (三)拓

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十一五”期间,电力企业将深化内部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大

自有资金投入力度,并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等市场方式获得更多的建设资金。本市将通过合理调整电价结

构和水平,对电力重点项目给予一定财政支持等多种方式,筹集电网建设资金,支持电网建设。   同

时,根据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总体部署,本市将加快推动电力投融资体制改革和电价改革,建立有效的资

金供给渠道,进一步扩大电网建设资金来源,更好地促进电网发展。   (四)依法加强监管,促进电力

行业健康发展   为保护电力投资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电力监管机构将制

定运行规则,规范电力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制定并监督检查电力技术、安全、定额和质量标准,

监督检查电力行业执行国家环保政策、法规和标准的情况、执行电价政策的情况;依法对电力市场、电

力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五)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电力监督执法   建立和完善节能

环保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强化节能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节能监督机制;结合国家《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的修订,研究制定本市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明确保护电力设施的执法主体,建立保护电力设施的

常态管理机制。   (六)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引导用户节电节能   对国家明令淘汰和限制类项目以

及高能耗企业,执行差别电价,抑制高能耗产业发展;完善电价结构,扩大峰谷价差和可执行范围;引

导用户节约、合理用电,形成有利于节电和提高能效的价格激励体制。   (七)加强宣传,提高公众节

能、环保意识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众的能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积极推进节能、环保、高效的

工艺、技术、设备,引导企业自觉开发和应用先进技术;推动建设健康文明、节约能源的消费模式,营

造全社会合理用电、节约用电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写代发客户:
如果您需要代写代发各类论文,请直接与以下方式联系:
代写部客服­­­(代写)QQ:180981293,EMAIL:180981293@qq.com;  
代发部客服­­­(发表)QQ:364835300,EMAIL:364835300@qq.com;
联系手机:13179739757(24小时服务);
本站网址:http://www.xzfbw.com/;
中国写作发表网为您提供满意的代写代发服务,客户是上帝,免费修改,满意为止,质量第一,信誉至上,专业代写,流程代发,为客户隐私资料保密。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前景  
 

    
       引言   中国的电力工业从1882年至1949年,经过67 年装机容量只达到1.85 GW;而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半个世纪中,中国的电力工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

在增长,到1998年全国装机容量已达到277 GW以上,跃居世界第2位。特别是进入本世纪90年代以来,我

国的电力平均每年新增装机容量17多GW,实现装机容量8年翻一番,终于缓解了近50年的持续缺电局面,

使电力供应有所缓和;同时从1998年开始撤消电力部、成立国家电力公司,以此为标志,在中国结束了

由国家垄断电力的局面,由此向建立统一、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迈进,逐步与国际接轨,与国际电力

改革潮流一致。电力供应缓和的出现、国家电力公司的成立及电力市场的起步,是我国电力工业在20世

纪末所出现的具有历史性意义的2件大事。   纵观20世纪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一个突出特点是,电力

的使用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由于电力具有便于转换能源型式,能高度集中和无限划分

,清洁干净和易于控制,可大规模生产和远距离输送等特性,使电力发展和应用的程度,即一个国家的

电气化程度成了衡量其社会现代化水平高低,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特别

是在进入以信息、电子、生物技术为代表,从集中到分散,从等级结构到网络结构,从简单选择到多种

选择的21世纪,电力将继续发挥其他能源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而且对电力的依赖程度将更高,对电

力供应的数量和品质也将提出更大、更高的要求。   虽然从1997年开始到1998年,全国电力供应紧张

的状况有了缓和,局部地方出现了电力供大于求,但是我国的用电水平还是很低的。到1998年,全国人

均占有装机容量0.22 kW,发电量只有927 kW·h,这一水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为发达国

家的1/6~1/10,与富裕的小康生活水平对电力的要求也相差甚远。电网结构薄弱,特别是500 kV网架在

大部分电网中尚未真正形成,电网的安全性差,可靠性低,自动化水平不高,电网调峰容量不足,损耗

大,供电质量差,远远不能适应21世纪信息时代对电力供应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   因此,进入21世

纪后,我国电力仍将以较高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发展,电源和电网建设的任务仍很重,同时,电力的发

展还要合乎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受到环境的严重制约;还将接受全球范围内电力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能

力的挑战,使之在技术上、管理上适应电力市场化体制和竞争需要;将迎接全球和地区经济一体化挑战

,使电网互联范围不断扩大。   1. 我国电力发展展望   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2

大课题,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二是保持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我国电力

工业同样也面临着这2大课题,或者说2个方面的任务。   首先是电力工业要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

发展,以足够的电力来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任何国家在工业化时期,电力都

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是基础。   电力的发展促进电力市场的形成,特别是电网的建设与发展

,将为电力市场的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也只有发展了电力市场、完善市场机制,才能进一步促进电力的

健康、快速、高效的发展。   根据上述电力这〖JP2〗2大任务,按照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

到2000年在解决温饱之后要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到2010年要达到富裕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期要达到中

等发达国家水平。总之,在这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时期,因此对电力的需求仍然

非常旺盛,要有更大规模的电力建设来满足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对电力的需要。   预计到2000年

全国装机将超过300 GW,在21世纪前10年,按照十五大的精神,国民经济要翻一番,即要求其增长速度

年均将要达到7%~8%,一般来说,相应的电力增长按6%左右的速度是必要的。因此,到2010年全国装机

容量预计在540 GW,可以说,要使电力供应能充裕地满足需要,仍需要有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所以

,节约用电仍是十分重要的任务,加强需求侧管理,仍然很有必要,必须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节约,两

手都要硬。即使按上述预计装机容量计算,需要每年新增装机约24 GW,其规模之大,而且连续时间之长

,是世界上所没有的,这对我国来说,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压力。但这是基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即人口众

多所决定的,也基于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事实所决定的,也是对可以预见的在未来的20

年内,我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仍然为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阶段,在这期间的能源生产、消耗与物资生产

领域的科技进步水平,还未达到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其电能消耗与国民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之间的

关系不会有根本性转变等这些基本估计所得出的。   因此,21世纪前10年到20年,是我国电力发展的

关键时期,是中国电力发展规模最大的时期。我国从20世纪50~60年代,平均每年新增装机在1.1 GW左

右,而到70年代上升为4.2 GW,80年代上升为7.2 GW。到了90年代,每年新增装机在17 GW,几乎是每10

年要翻一番。按此规律,21世纪前20年,平均每年需要新增装机30 GW左右。这样到2020年,按人均

0.6 kW计算(预计2020年为15亿人口),全国装机容量达到900 GW左右是需要的,也是有可能达到的,

然而是十分艰巨的。即使是达到这一装机容量,对我国人均用电水平仍然不高,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仍

处于较低水平,只相当于美国50年代、英国60年代、法国70年代、西班牙80年代初期的人均用电水平。

然而跨过这一电力需求门槛线之后,预计随着科技发展的突破性进步,电力增长率将会逐步下降,并维

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2. 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重点   21世纪初20年,是我国电力发展的关

键时期,重点是在加强电网建设,同时继续加强电源建设,加快结构调整。   2.1电网发展展望   

本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科技、跨国公司的发展,越来越使世界经济技术合作加强,经济全球化

趋势更加明显。经济市场化、贸易和投资国际化、区域经济合作化的步伐加快。而作为电力系统,从理

论上讲,其本身具有统一性、同时性和广域性的特点,因此,全国性、区域性,以致于跨国性的电网互

联早就受到各国电力部门的普遍重视。可以预见,21世纪的电网互联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其中包括跨

大区联网和全国联网,以及跨国输电和联网,以便形成全国乃至更大范围(跨国或跨地区)内的电力市

场。同时随着电力系统的断扩大,将对电网的一次设备和控制手段、管理方式、电力市场支持技术,以

及环保技术更高的要求。   2.1.1我国电网发展的基本思路   首先,在21世纪前10、20年的电力发

展中,必须重点抓紧抓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要把电网的建设摆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其原因是:   (

1)加快发展电网和扩大联网,这是电力工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是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国家可持

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只有发展电网才能开发西部水电、北部煤炭基地的火电,以及加快东部大型核电基

地的建设,为这些大型电站的开发提供广阔的市场。只有发展电网才能为新能源、分散的能源开发提供

连续供电的条件。   (2)电网是建立和完善电力市场机制的基础。电网是电力市场的载体,没有一

个统一的互联电网就不可能建立统一而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没有电网的发展,就不可能扩展电力市场

。   (3)加快电网建设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缩小我国东部与西部经济差距。有了全国统

一的电网,才能使西部的水火电有广阔的市场,而西部水火电厂的建设,使水力和煤炭资源优势得到发

挥,这将带动西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加快电网建设和电网互联,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本身

的效益,使电力发展走上集约化发展的道路。联网本身可带来一系列效益,如互为备用效益、错峰效益

等,同时又能够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这也会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5)只有加强电网

的发展,才能与21世纪信息时代相适应,信息社会负荷与电源的特点将是分散性和小型化,以及对电力

供应的可靠性和质量上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发达、完善、可靠的电网,才能适应电源分散性,满足供

电的可靠性和高质量的要求。   (6)促进联网建设,可使我国电力融入全球经济,使电力跟上全球

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电网还是比较薄弱的,因此,加强电网建设必然成为

21世纪初期电力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我国的电网建设中,要实施抓两头带中间的策略。重点要抓

好两头,一头是大型电厂、能源基地的电力外送与全国联网以及跨国联网建设;另一头是农村电网建设

与城市配电网的建设,这是当前电网建设中十分薄弱的一环,既要改造和提高,又要扩大(电力市场)

。而中间,则主要是指220 kV电网及各网省电力公司范围内500 kV电网网架的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和加强。   第二,我国电网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实施的步骤是:一要以三峡电网为中心,推进全国联网

,三峡电网先向北与华北的联网,以及与西北的联网,向南与华南的联网,向西则随金沙江溪洛渡、向

家坝电力外送,使三峡电网继续扩展并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二是要配合大型水电站和火电基地的建设,

进一步加大“西电东送”和“北电南送”的力度,实现以送电为主的“送电型”联网;三是在不断加强

各大区自身电网结构的基础上,在适当的时机和地点按照利益均沾、互惠互利的原则,采用交流或直流

,实现以联网效益为主的“效益型”联网,并把“送电型”联网与“效益型”联网有机地结合起来,把

全国联网与加强各地区电网自身网架的建设结合起来,最后推进全国联网的形成和发展,与此同时还要

重视发展我国电网与周边国家电网的互联。   2.1.2 我国电网发展格局   我国的电网将以2000年

之前初步形成的7个跨省市大区电网和5个独立省网的格局进入21世纪。到2010年前后,随着三峡电网的

建设,将逐步加强电网的互联,形成以三峡电站为中心的,连接华中、华东、川渝3个地区电网的我国中

部电网。随着华北煤电基地的开发,实现华北与东北、华北与山东省网互联;华北与西北电网之间随着

宁夏与内蒙古矿口电厂开发以及陕西神府煤电基地送电华北而联网,初步形成以华北电网为中心,包括

西北、东北和山东的中国北部电网。而南方联合电网也将随着红水河、龙滩、澜沧江、小湾等水电开发

和贵州煤电基地的开发,与云南电力外送的增加,从而进一步加强南方电网的结构。这样到2010年,我

国将初步形成北部、中部和南部三大电网的雏形。   北、中、南三大电网之间也将进一步加强南北联

网,北部和中部以及中部与南部将是先以“效益型”为主,后以“送电型”为主的多点联网,到2020年

可初步形成除新疆、西藏、台湾之外的,以三峡电网为中心的全国统一的大区互联电网。这一电网的形

成,将实现我国水电“西电东送”和煤电“北电南送”的合理能源流动格局,同时,北部、中部电网之

间的互联,除送电之外还可获得以火电为主的北部电网与水电比重大的中部电网之间的水火调剂的效益

;以及可获得北部电网黄河流域与中部电网长江流域之间的跨流域补偿调节效益。而中部电网与南部电

网的互联,也将获得中部电网长江流域与南部电网澜沧江、红水河流域之间的跨流域补偿调节效益。  

 2.1.3 关于三峡电网   建设三峡电网的目的,一是为确保三峡电站电力的外送;二是实现大区电网

互联以充分发挥三峡电站的效益。   经国务院三建委批准的三峡输变电工程规模为,500 kV输电线路

9 100 km(其中包括2条直流输电线路共2 200 km)和24 750 MVA输变电容量,以及4个3 GW,用于直流

输电的换流站。   三峡电站一共配置15回出线,并留有2回扩建余地。其中2回向川渝电网送电,送电

容量按2GW考虑,相应建设500 kV线路1 080 km,500 kV变电站2 750 MVA。   另外,8回线路送到左

、右岸换流站和葛洲坝换流站,从换流站再经过3回直流共计7.20 GW(含原来的葛洲坝至南桥的1.20 GW

直流线路)送到华东电网;到华东电网后再配合建设500 kV 850 km线路和8 500 MVA的变电站。   其

余5回三峡电站出线,再加上由左、右岸换流站500 kV母线上出来的4回线路,即一共9回500 kV线路送到

华中电网,其送电容量为12 GW,相应建设500 kV线路4 970 km,变电容量13 500 MVA。   通过上述

输变电工程的建设,逐步实现华中、华东和川渝电网的互联,并与原华中、华东、川渝电网一起形成一

个沿长江流域东西长2 900 km,南北宽1 500 km,涉及华中、华东、四川、重庆10个省(市)的三峡电

力系统。以上三大电网1995年的装机容量为8360 GW,约占全国容量的40%。预计三峡系统的装机容量

,2000年约为100 GW,2010年约为200 GW。这是一个大型的电力系统,预计在2009年建成,并随着金沙

江溪洛渡、向家坝电站的开发及其外送,而使三峡电力系统得到进一步扩大和加强,成为我国最大的电

力系统,而且也是全国互联电网的核心。   2.1.4 关于跨国联网   早在50年代,西欧8国就开始成

立欧洲发输电协调联盟(UCPTE),发展欧共体国家联合电网。到1996年,西欧联合电网装机容量达

430 GW。最近还考虑环波罗地海的多国互联电网,以及与俄罗斯的联网。在欧洲南部、非洲北部和亚洲

西部的环地中海各国之间的互联电网也在进行之中。   美洲最大的北美互联电力系统由美国2 000多

个电力公司组成,电网装机容量近700 GW。北部还与加拿大通过交流和直流互联,南部则与墨西哥电网

互联,形成了一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北美电网。   在南美、中美洲,亚洲的东南亚各国,在南亚的印

度以及周边的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都在规划跨国联网。 在东北亚,俄罗斯电力专家正在研究并提出把西

伯利亚电网与中国东北、朝鲜,并通过朝鲜与日本电网互联,形成东北亚电网。   由此可见,跨国电

网互联在20世纪90年代已成为电网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可以预料,在进入21世纪之后,这些联网将会

逐步实现。电网无国界的口号已响起,跨国联网的趋势不可逆转。在这种大趋势下,站着不动就意味着

落后,必须要积极促进和发展这种跨国联网,以实现跨地区、跨国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形成更大范

围内的电力市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形势。   对于我国来说,与周边国家电网的互联,总格

局是北面与俄罗斯西伯利亚电网互联,以实现俄罗斯丰富的水电向中国送电;东面是结合俄罗斯西伯利

亚向我国华北、东北送电,实现与朝鲜半岛的联网;西面是新疆与吉尔吉斯、哈萨克电网的互联,以解

决新疆西南部的电力紧缺,并进一步延伸与阿富汗国家电网的互联;南面则主要通过开发澜沧江景洪水

电站经过老挝向泰国送电,实现与东南亚的送电联网。当前的重点是云南景洪向泰国送电,以及俄罗斯

伊尔库茨克电网向中国华北、东北电网送电。   总之,21世纪的中国电网,将在北、中、南3大电网

的基本格局下,随着北部火电,西部、南部水电和东部核电,以及大量的、广泛的新能源发电的基础上

,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北部、中部、南部电网之间的联网,逐步形成一个统一而“可靠、高效、灵活、开

放”的全国联合大电网。与此同时,从中国联合大电网出发,向北与俄罗斯,向东与朝鲜半岛和日本,

向西与吉尔吉斯、哈萨克电网的互联,向南与东南亚诸国和印尼、菲律宾电网的互联,在21世纪将逐步

形成范围广大的亚洲东部联合电网。   2.2 电源发展展望   电源发展的重点是:加快西部和西南

部水电基地建设,提高水电资源开发程度,减轻对煤炭的压力;加大西部和北部大型煤电基地的开发,

以减轻对运输与东部环境的压力,并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东西差别;加强核电开发力度,以减

少对煤炭和环境的压力;加速新能源开发,特别是风能、太阳能发电的开发;加紧液化天然气(LNG)、天

然气等燃气轮机和联合循环机组发展步伐,尽可能改善和优化能源结构和发电机组结构;再有一条就是

电力供应要放眼全球,迎接全球经济一体化。当然,在加强电力发展的同时,还要特别重视电力的技术

改造;要重视节约,要节电、节水、节地,要加强环保。   2.2.1 关于水电   要大力加快水电基

地建设和水电按流域的开发速度。到1998年我国水电装机容量65.06 GW,发电量为204.3 TW·h,分别占

全国可开发水电容量378 GW的17.2%和可开发水电发电量1920 TW·h的10.6%,这一水电开发率约为世界

平均水电开发率20%的一半,比发达地区如北美开发率60%、欧洲50%低得多。因此,我们在21世纪初20年

代内必须大力加快水电开发,特别是大型水电基地和流域的开发,这是我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也是我国能源资源平衡和全球环境问题的极大压力下所提出的要求。   按照2010年的全国装机规划

容量540 GW计,要求水电达到110 GW,平均每年新增4 GW左右;如果各方面予以高度重视,这一水平是

可以达到的,届时水电的开发率可达到30%左右。   目前全国有14个大型水电基地,1998年在建的水

电容量已达31.83 GW,这些机组在2010年前可以全部投产,再加上小水电每年装机1 GW以上,到2010年

全国达到100 GW及以上水电是可能的。   当前是我国加快水电建设的最好时期,加大水电投资是起动

经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回升的最好选择之一,是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俱佳的基础项目。当前,重

点要抓紧几个大型水电基地的建设准备,即长江三峡水电站建设后的金沙江溪落渡、向家坝水电站建设

,以及清江水布垭的建设准备;澜沧江在大朝山之后的小湾、景洪水电站的建设;乌江流域在东风水电

站后的洪家渡、构皮滩水电的开发,以及天生桥一级以后的龙滩的尽快建设;大渡河、雅龚江上的官地

,桐子林、瀑布沟的建设;黄河上游李家峡之后的公伯峡、拉西瓦的建设;以及若干老水电站的扩容和

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上述电站要求在2010年前尽早开工,以便在2020年前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70 GW左

右,也即水电开发率争取达到45%左右。只要从现在开始抓紧,这一规划目标应当说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关键是在水电开发中必须要坚持改革,采取按流域开发方式,并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实体性开

发公司,由该公司全过程负责水电的开发和经营;二是国家要大力支持水电的开发,特别是作为国家基

础设施的建设,在资金上要有优惠的政策,如优惠的贷款、长期而合理的还款年限等;三是要大力依靠

科技进步,今后我国水电建设规模巨大,位置也越来越向西南、西北转移,自然条件恶劣,地质条件复

杂,高边坡、厚覆盖、高地震裂度,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严峻,这都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去做好

全面规划,做好地质、坝址和环境等工作,以确保建设顺利进行,确保技术经济的合理性,以实现生态

、经济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2.2.2 关于大型火电基地建设   在我国电源结构中,火电

设备容量占总装机的75%以上,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状况是难以改变的。因此,在2010年全国总装机

容量达到540 GW,火电装机容量约为400 GW以上,需要电煤约10亿t,这样,相当于每年需增加用煤量

4 000万t左右,预计这也是我国煤炭产量可以安排用于电力最大的煤量。   火电建设的重点应是积极

采用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率、高调节性、节水型,以600 MW为主的设备;要大力开发清洁煤燃烧技术

,以减轻对环境的压力;要鼓励热电联产和热、电、冷技术的推广,以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要积极支

持和花大力气建设矿口电厂,建设煤炭基地的电站群,发挥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变送煤为送电以减

轻对运输的压力,同时也可减轻对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压力。   矿口电厂的重点是华北的山西、内蒙

古西部、西北的陕西、宁夏以及东北的东三蒙,初步规划在2010年前要建成投产30~40 GW的矿口电厂。

在交通方便的沿海和负荷中心地区则要建设若干港口电厂和路口电厂。总之,火电的建设任务仍然很重

,并且受环保方面的压力也很大,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到2020年预计火电装机在600 GW左右,约需

煤炭14亿t,占计划煤炭量21亿t的66%左右,这将对我国煤炭开发生产造成巨大的压力,为此必须在提高

电站循环热效率,降低煤耗,减轻对环境影响上下大力气,加大科研投入与试验电站的建设。   

2.2.3 关于核电   对核电,在21世纪初的10、20年内的电力建设中需要予以高度重视,扩大建设规模

,增大在装机容量中的比重。到目前为止,作为技术成熟、可大规模建设以替代部分燃煤火电站的、减

少对大气环境污染的只能是核电站,所以加快开发很有必要。当前关键是要加快核电设备的国产化,否

则其造价过高将严重影响我国核电的发展;二是要抢占核电技术发展的制高点,要积极实施产、学、研

相结合,将高温气冷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在2005年前建成工业性示范堆,力争2010年前即有小批量投

入,2020年即有大批量投入。对于当前核电建设的具体项目而言,除了在建的岭澳一期、江苏连云港以

及秦山二期、三期外,对于山东海阳、广东阳江、浙江三门等都要积极开展工作,加快建设速度,争取

能多投入一些核电,以减轻对燃煤电站的压力。初步规划目标是,到2010年能有20 GW,到2020年能有40

~50 GW的核电,这对确保电力建设规划任务的实现,以及减轻大量燃煤造成的环境问题,都是十分重要

的。   2.2.4 关于优化发电能源结构   我国常规能源结构中,以煤炭为主,在电力能源消费构成

中,煤电电量占80%以上,这给环境等带来极大压力,需努力改变电源结构,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除了

上述加快核电建设外,还要尽可能多地利用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发电。天然气为常规燃料中的优质能源,

从世界范围内的能源消耗来看,天然气比重在逐年上升,从1986~1991年平均年增长率为3.3%,而到

1991~1996年增长率为43%,到1996年天然气消耗量已占能源总量的23%以上 ,与煤炭消耗量接近

(27%左右)。电站燃用天然气的也越来越多,美国近年来新增装机容量的80%是燃气的。世界上探明的

天然气储量也不断增加,到1997年已达145×104亿m3,储采比已达64,已超过石油的储采比40.9。因此

,在发电能源结构上要尽可能优化,即多采用一些天然气(包括LNG)发电,特别在我国沿海深圳、广州

、上海、浙江、江苏等地要尽快地布置若干烧LNG的电厂,需尽快起步,扩大建设规模,在油气田产区,

如在北京等通天然气管道的地区可适当发展一些高效率的燃气联合循环电站,既适应电网调峰需要,又

可大大提高发电的能源利用效率。而且可降低建设造价。   2.2.5 关于加强新能源发电的开发力度 

  要加强新能源发电的开发力度,加快新能源发电的步伐,这是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趋势。我国新能

源资源丰富,太阳能全国平均为5.9×106 kJ/(m2·年),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地区。根据

专家预测,太阳能将成为下世纪人类主要能源,其中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方向是肯定的,太阳能电池板的

销售将会迅速增加,特别是当其能量转换率由目前12%~13%增加到17%~20%(目前澳大利亚、美国已分

别研究成功达到这一转换率),以及将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目前澳大利亚已将其生产成

本降低一半,预计可降80%,使太阳能电池的需求量会大大增加。自1990年以来,全球太阳能发电装置的

市场销售量年增16%,预计今后还会以更快的速度增加。到1995年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只有6 MW,西藏已

有10 kW和20 kW的光伏电站,总的来说是刚起步,到2000年后,在21世纪,应当予以更大关注,特别是

在边远能源短缺和用电分散地区要优先予以考虑。   我国风能理论可开发总量约为3 200 GW,其中可

利用的约有253 GW。在新能源发电中,风力发电在技术上比较成熟,并具备了进行较大规模开发的条件

。近几年来世界各国风力发展很快,到1997年末风电装机容量达到7.669 GW,1996、1997年连续2年增加

风机装机容量26%。预计1998年新增2 GW,其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预测到2007年全球新增风电48 GW以

上。我国风电这几年发展也很快,1998年装机容量已达223.6 MW,1998年1年就新增56.9 MW,约增25%。

如果按这一速度增长下去,原规划到2010年达到5 GW是可望能达到的。当前关键问题,一是国家给予政

策上的支持;二是要大力加快风力发电设备国产化,使之成为一个新的产业;同时要加强产、学、研相

结合,开发生产单机300 kW和600 kW的大型风机,以及应用现代的空气动力学和微电子技术,以提高风

机效率及扩大风速运行区域,增加风能的利用范围。   此外,我国还有地热能、潮汐能以及生物质能

,我国每年约有7亿t的秸秆的沼气发电和城市大量的垃圾发电,既可充分利用能源,又可减轻环境的污

染,这些也是在今后的电力发展中需予重视的。   最后就是节约能源,努力提高能源利用率,而这首

先在于努力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中的供应水平。目前我国终端能源消费中,电力不到11%,低于世界平均

水平的16%,与发达国家20%左右更有很大差距。第二是大力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DSM),电力部门要投

资节电工程,使之成为比新建电厂更为经济、更为清洁的替代方案。第三是支持发展热电联产;气、热

、电、冷联产新技术,以及推广采用超临界机组、联合循环机组等新技术。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是

大量退役低效、高耗、高污染的小型凝汽式机组和超期服役机组,改造中高压机组,使火电机组的热效

率由目前29%左右提高到35%左右。   2.2.6 关于电力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考虑   迎接全球经济一

体化,对电力来说,一是发电能源的多样化与国际化选择。例如,对我国沿海地区港口电厂的发电能源

,包括煤炭、油、气等,除考虑本国外,可考虑从世界市场采购,使能源选择具有多样性。二是满足本

国经济与生活用电需求。既可考虑自己建电厂供电,也可考虑由国外输入,这取决于经济效益的分析及

环境容量的大小;电力市场不单只着眼于国内,还要着眼国外,特别是跨国市场,这同样取决于效益;

相应需要发展跨国联网,这已是全球经济趋势下的产物。三是资金、人力资源国际化。继续加强引进外

资与对外电力投资力度,实行有进有出,大进大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力度,使中国的电力在不断融

入全球电力市场中不断发展提高。四是确保电力供应安全。在电网布局、电网结构、电力能源供应及技

术等各方面,确保电力安全供应,具有较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结束语   回顾110年的中国电

力发展历史,前60多年电力发展停滞不前,缓慢异常,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电力发展突飞猛进,连续

50年平均每年都以10%以上的速度发展,这是史无前例,举世瞩目的。现在,正处于世纪之交,中国的电

力正方兴未艾,日趋兴旺。我国电力建设的规模和速度,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是无法比拟的。这是由我

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人均用电水平低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电力建设的任务非常艰巨、壮观。完成这

一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必须依靠改革,依靠科技,依靠人才,要改革电力体制,建立竞争有序的电力市

场,使我国电力融入全球电力,逐步与国际接轨;要高举“科技兴电”大旗,抓紧研究大电网的电网互

联技术、清洁煤燃烧和电力环保技术及电力市场支持技术;要培养和依靠人才,要实行产、学、研的结

合,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要依靠工程、制造、经济、社会各类专家,为在21世纪初叶把我国电网建成具

有高科技创新能力、高的市场竞争力,以及高的承受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世界一流电网而奋斗,为中国经

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电力市场走势与电力改革发展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8-06-14 11:10:00 ]    作者:李其

道    编辑:Studa_hasgo122

       一、几个观点            1、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经济条件差别大,城市、县镇、农村用电

点多、面广、分散,要求不同,而水能资源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

中小水电资源可开发量丰富。客观实际决定我们在积极发展国家电力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水电,以

及其它电力,以适应和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面、不同特点的用电需求。            2、在社会生产力

还不发达的现阶段,发展电力生产力的多层次、多模式,决定电力生产关系的多层次、多模式。中国将

长期存在大小电网两种管电体系。大小电网之间的矛盾过去有,现在有,今后还会有,正确对待和妥善

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矛盾的核心是经济权益,焦点是电网和供区市

场,关键是集权与分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质是垄断和反垄断的竞争。            3、中国发展农

村水电,采取分散布点、就地开发、就近成网、成片供电的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电气化,比较

好地解决了世界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共性问题,即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和消除贫困问题,受到国际社

会的普遍关注和高度评价,世界许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都到我国学习经验。在世界范围内,从可持续发

展的要求讲,小水电作为可再生清洁廉价绿色能源,得到了完全肯定,我们要对小水电的发展始终给予

支持。
            4、在积极推进全国联网的同时,分布式供电的农村水电实行地方办电与管电、管网的结合

,建立和完善发供一体的地方独立配电公司,参与培育多市场竞争主体有序竞争的电力市场,符合电力

体制改革的趋势,适应解放和发展电力生产力和农村社会生产力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

需要,适合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主体多元化、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性的举办经营特点;也符合国际社

会电力能源的战略发展方向。
            二、关于电力市场走势
            1、四川素称"千河之省",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水资源储量丰富,均值达2547.6亿立方

米;水能资源可开发量1.03亿千瓦,其中中小水电资源可开发量2146万千瓦,均居全国第一位。2000年

我国最大的二滩水电站330万千瓦机组全部投产,全省发电装机达到1700万千瓦。这之中水电装机达到

1082万千瓦,其中农村水电装机400万千瓦,均居全国之首,继全国第一农村水电大省后,四川终于成为

全国第一水电大省。但四川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10.5%,比全国低9.3个百分点;另外,由于大水电

项目建设周期需要7-10年,"十五"计划新增发电装机只有300万千瓦,平均每年新增60万千瓦,到2005年

水电装机约达1300万千瓦,很难持续保持第一水电大省位置。更重要的是,若不加快发展大、中、小水

电,几年后,四川电力恐将自身难保,还拿什么"西电东送""川电外送"?更如何保证"东送""外送"的质

量?            2、1997年以来,包括四川在内的全国电力市场的供需形势出现了重要变化。总体来说

,电力供需矛盾趋于缓和,但就水电大省的四川来讲,由于径流式水电站装机容量所占比重极大(90%以

上),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丰枯峰谷矛盾,特别是从不同区域、不同层面、不同时段上看,四川电力市场

是"卖不掉"、"买不到"、"买不起"和"用户自主选择消费受限"同时并存的市场。即使二滩水电站全部投

产后出现了"电源富余",但四川电力市场的供需平衡仍然是脆弱的,从稍长期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

展的需要,从近期、乃至当前讲,也经不起市场需求的上扬和供给的波动。            3、2000年入夏

以来华南、华东、华北地区用电负荷节节攀升,电网一直在大负荷的冲击和重压下运行。当年7月25日成

都电网最大负荷突破170万千瓦。2001年迎峰度夏期间不少地区电力供应紧张,河北、浙江、河南等省一

些地区出现了拉闸限电。2001年成都首次用电突破100亿千瓦时大关。今年元月气温低,成都电网1月7日

用电负荷冲破210万千瓦,用电量达3500万千瓦时,出现了入冬以来首次拉闸限电。事实表明,四川同全

国不少地方一样,电力供需矛盾缓和,是低用电水平下出现的缓和,是由于受城乡电网落后、工业不景

气、农村电价高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缓和,是暂时的、脆弱的。
            4、2000年全国人均发电装机容量只有0.25千瓦(四川0.19千瓦,中等发达国家1千瓦,发达

国家1.5-2千瓦);人均用电量1000千瓦时(四川596千瓦时,中等发达国家5000千瓦时,发达国家7500-

10000千瓦时),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全国农村人均用电水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少、边

、穷地区还有近2000万人口(四川约150万人口)没有用上电。我国当前居民生活用电占总用电量的比重

为12.5%,第三产业为11.1%,而中等发达以上国家的居民生活用电、第三产业用电比重均在20%以上。另

外,发达国家发、输、配投资比例是1∶0.5∶0.7,而我国农村、城市电网改造前的比例是1∶0.23∶0.2

。说明差距很大,也说明潜力很大、空间很大。综上所述,必须持续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扩大内需

为主"、"多家办电"、"电源、电网同步建设"、"大小电网并举共存、协调发展"等方针、原则、政

策。            5、经济社会展对电力的需求:①国民经济经过"九五"的调整,已从1998年的谷底逐步

回升,开始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期。②近几年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快农村电网建设改造

,促进了农村市场的开拓,改善了经济发展的环境,同时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也进一步成熟,这些

都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北京申奥成功和加入WTO,为经济发展提供

了广阔空间和巨大商机,带来投资增长对电力的进一步需求。④从国内市场消费情况看,公务员和企事

业单位增加工资,农村费改税,住房、汽车和教育等个人消费信贷持续增加,将带动电力需求进一步增

长;⑤从出口角度看,我国出口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大,"9·11"事件后,短期内会使我国的外贸形势有

所恶化,但加入WTO后,外贸环境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较长的时期来看,进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会

进一步增强。⑥按近年电力弹性系数小于1.0的情况看,用电增长速度将低于经济增长速度。预计2002年

我国需电量的增长速度在7%-8%的范围内,稍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需电量为15800亿千瓦时-16000

亿千瓦时。
三、关于电力体制改革和农村水电体制改革
            1、电力体制改革的趋势应是:政企真正分开,既不能政企不分,更不能以企代政,切实做

到产权清晰并多元化。打破"纵横向一体化"的行业垄断和区域垄断,引入竞争,建立制衡机制。保护全

社会办电的积极性,保护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大、中水电和绿色能源小水电的积极性。实行发、输、配

分开,建立科学合理的电价机制。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分层次、多区域、多市场竞争主体、有序竞争

的电力市场,为用户提供质优价廉充足可靠的电力商品和服务。框架模式应是:调度中立(归属交易中

心);输电共管,集散服务;厂网分开,竞价上网;输配分开,竞争供电;建立监管机构,加强监督管

理。            2、汪怒诚部长指出:"从国际上讲,是厂网分开、竞价上网,解决发电端的改革;输

配分开、竞争供电,解决配电端、售电端的改革。从我国实际出发,电力体制改革先进行发电端的改革

,以后再进行配电端、售电端的改革。但改革的步骤这么安排,决不意味当前的改革可以不考虑下一步

改革的需要。""现在一些地方以农村电网改造为名,无偿平调和上收小电网的做法是错误的,这种做法

既不利于调动大家发展小水电的积极性,也不符合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            3、农村水电,

姓水,名电,为农。它的属性是既属水,又属电。根据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方案,农村水电体制

改革的具体走势是:            (1)有供电区的县级及其以上的不同法人实体的农村水电企业(独立

配电公司),在自身电力电量平衡的基础上,按照配电端的改革要求进行改革,包括通过借网过路选择

发电商、供电商和竞价上网消化余电,保障向最终用户更好地供电和服务。要特别重视有调节性能的水

电站的开发,努力加强电网建设,转机建制,加强管理,减人增效,增供扩销,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2)地方独立配电公司异地开发的电站(厂),通过借网过路由配电公司向本供电区供电

,同时竞价上网消化余电。            (3)没有供电区的电站(厂),参加发电端的改革,联合组建

发电公司竞价上网,还可以通过借网过路竞价取得用户。要加强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含量,增加调枯、

调峰能力,转机建制,加强管理,减人增效,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4)水利工

程综合利用水电厂(站)原则上参加发电端的改革。结合移民补偿形成的供电电网,同时参加配电端的

改革和市场竞争。            (5)改革乡(镇)电管站管理体制。农村电力集体资产,应认真清理、

评估,依法保护;提倡通过界定产权,折价入股,将其与电力公司的供电所、组改革为股份制企业或股

份合作制企业。对有电源的乡(镇)电网,可巩固完善原有电力电量交换交易关系;亦可与电力公司或

电力公司的供电所、组实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革。            (6)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实

行资产重组、结构调整、制度创新,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公司法》的规定,通过参股、控

股开发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立和巩固省、地级水电产业集团公司,使它真正兼备融资载体、投资主

体和开发经营实体功能,构建新的市场主体,并形成农网建设改造、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小水电代燃

烧工程的主要承贷主体和业主;通过政府授权使之行使水利水电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的职责,并通过集

团公司注入资本金和成员企业出资,形成配电公司、发电企业与省、地水电集团公司之间的资产管理关

系,向以资产为纽带的机制和管理方式转变;同时参加配电端或发电端的改革和市场竞争。           

(7)建立和完善地方独立配电公司,推进统一开放、分层次、多区域、多市场竞争主体、有序竞争的电

力市场的发育,保障配电环节电力营销的自主权,促进电力市场进一步放开和企业商业化运营。
            (8)确保可再生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应占有的市场份额,实行市场准入制、配额制和合理

电价,推动大、中、小水电发展。
            四、关于电力发展
            1、在电力发展上,全国是:调整火电、水电、核电和发电、输电、配电结构,优化发展火

电,积极发展水电,适当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风电、光电等新能源。四川应是:积极发展大、中水

电,大力发展小水电,重点发展有调蓄能力的大、中、小水电;加快农村与城市电网建设改造,积极推

进跨省区和全国高压输电网联网,"消灭"无电乡、村、户,提高全省特别是广大农村用电水平和实?

quot;西电东送""川电外送"。            2、周永康书记在四川省委七届第149次常委会议上指出,水

利水电建设要加快,地方的中、小水电只要有业主就要抓紧干。从实践看,哪年水电建设断了挡,哪年

的经济上去就难。要把大大小小的电源点建设项目排出来,年年开工一批,年年竣工投产一批。对于民

族地区把农网改造与电源点建设结合起来抓,要破这个题。用上了电,民族地区群众的生活质量就会大

大提高,就能让民族兄弟享受现代文明。民族地区要把路、电、水、广播和教育五篇文章做好。用上了

便宜电,农民就是增了收,就是在享受现代化。要切实解决无电乡的用电问题,解决了就是让民族地区

人?quot;一步跨千年"。张中伟省长强调,四川的水电建设要实行大、中、小、微一起上。           

3、川委发[2001]18号文件提出,到2005年四川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容量达到

1300万千瓦;外送电力250万千瓦;水电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到2010年,全省发电装机达到3000万千

瓦左右;力争水电装机容量翻一番,达到2200万千瓦左右;力争水电资源开发程度翻一番,达到20%;全

社会用电量翻一番,达到1100亿千瓦时;全省人均用电量翻一番,达到1200千瓦时;川电外送能力力争

达到800-1000万千瓦。积极发展超高压电网,推进与全国联网,加强四川骨干电网建设,形成畅通开放

的输电网络,加强城乡电网建设改造
            4、进入21世纪,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成为人类生活的头等大事。江泽民主席指出,要促进

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朱镕基总理多次讲话指出,要

大力发展小水电,解决农民燃料和农村能源问题,促进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保护生态,改善环境,

发展贫困山区、民族地区经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在这方面要给予扶

持。温家宝副总理指出,发展农村水电、建设农村电气化,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农村

水电要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方向,要把农村水电建设同经济建设、江河治理、生态保护、扶

贫开发结合起来,进一步搞好治水办电,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提高农村电气化

水平,为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国务院批准"十五"期间全国建设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

县。江泽民主席、朱镕基总理和温家宝副总理的指示,以及世纪之初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的启动

,引起全社会对农村水电发展的高度关注,形成了农村水电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和内部动力机制,农村

水电及电气化建设实现伟大转折,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四川经济工作会议对开展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强调要抓好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工作,实施新时期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加快"

小水电代柴"和解决无电乡工程的步伐。            到2005年,四川确保建成国务院部署的60个水电农

村电气化县(力争达到80个);乡通电率达到100%,基本"消灭"无电村;新增农村水电装机150万千瓦,

地方电力装机累计达到600万千瓦;在超额完成第一期农网改造任务的基础上,确保第二期农网改造任务

全面超额完成。农村水电供电区人均用电量达到500千瓦时以上,小水电代燃料户率达到30%,其中甘阿

凉三个自治州、雅安地区、大巴山区、川南大山区小水电代燃料户率达到40%左右,小水电代燃料户年均

使用代燃料电量1000千瓦时以上。到2010年,累计建成113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村通电率达到100%,基

本"消灭"无电户;水利系统电力装机累计达到1000万千瓦,其中参与川电外送电力250-300万千瓦。农村

水电供电区人均用电量达到1000千瓦时左右,小水电代燃料户率达到50%,其中退耕还林区、自然保护区

、天然林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小水电代燃料户率达到80%以上,小水电代燃料户年均使用代燃料

电量1500-2000千瓦时。            五、强力的关联效应,带来的重大影响和效益            1、大

、中、小水电建设和农村、城市电网建设改造,产业关联度很大,实现投资需求并刺激消费需求,涉及

建材、建筑、机电、家电、自控、通信、交通等各个方面,关系社会生产生活,关系治水办电、扶贫开

发、生态环境建设、电气化建设、经济建设。对于开拓城乡市场特别是少、边、穷地区广大农村市场,

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有人讲,开发西部就是开发水电。

所以周永康书记讲,从实践看,哪年水电建设断了挡,哪年的经济上去就难。
            2、完成10年电力发展任务(包括农村水电建设,城乡电网建设改造,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

,小水电代燃料和解决无电乡工程建设等),并带动机电工业、家用电器工业、建材工业、建筑工业发

展,以及促进不影响生态环境、产品有市场的高耗能工业的发展等等,预测所产生的作用和社会效

益:            (1)10年消耗水泥500万吨、钢材70万吨;            (2)10年消耗人工1.2亿工

日,每年可安排4.8万个劳动就业岗位;            (3)10年机电设备、家用电器及金属结构购置费

1000亿元以上;            (4)到2010年,拉动GDP增长1500亿元左右;            (5)到2010年

,水电业增加值达到440亿元;            (6)10年电力经营累计增加增值税和所得税140亿

元;            (7)通过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10年内全省113个实施县年增长工业增加值8.5亿元,

年增长GDP值30余亿元,年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100-200元;            (8)防洪,灌溉,水土保持,

人畜饮水,城乡供水,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二、三产业,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等水平不

断提高。            (9)10年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后,可长期稳定地解决300万户、1200万人口的

常年烧柴问题,年可减少林木砍伐3500万立方米,减少毁林300万亩,相当于封山育林1400万亩,减少水

土流失面积4万平方公里。            (10)2000年全省5万千瓦以下小水电发电量相当于450万吨标准

煤,减少排放1000万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它有害气体。按照欧美发达国家减少排放1.0吨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需要投入80美元的标准,龃艘幌钏拇ㄐ∷缫荒昃涂纱丛?亿美元的效益,同时

减少大量的大气污染。到2010年其效益效果将增加80%。
窗体顶端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电力发展规划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5月05日 07:35 
 
 
 
 
    目录   前言   一、“十五”电力发展回顾与总结   二、“十一五”电力发展环境和需求预

测   三、“十一五”电力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四、规划布局与电力平衡   五、“

十一五”重点发展任务   前言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电力设施作为城市的重要

基础设施,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十一五”期间,首都经济社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

段,迫切需要一部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行业规划,指导电力工业的发

展。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电力发展规划》是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本项规划

以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

划纲要》为基本依据,贯彻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思路,吸取国内外电力行业近年重大事故教训,

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电力发展目标,确定重点建设任务,对未来五年北京电力工业的发展做出指导与

部署。   本次电力规划水平年为2010年,并适当展望2020年,规划编制范围主要为北京市范围内的电

源、电网以及相关受电通道。   一、“十五”电力发展回顾与总结   (一)供需特点及负荷现状  

 受地区资源限制及环保要求,北京市范围内不宜大量建设电厂,北京电网三分之二的电力由区域外供

给,外送电比例较高,是典型的受端电网。外送电通道和联络线的建设对北京的电力供应具有举足轻重

的作用。   随着北京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十五”期间北京的电力需求保持较高

的增长速度。2001—2005年期间,北京地区的全社会用电量由399.94亿千瓦时增长到570.54亿千瓦时,

年平均增长率为9.3%;整点最大负荷由6994兆瓦增长到10538兆瓦,年平均增长率为10.7%。   由于空

调负荷比重连年上升(已占到高峰负荷的40%以上),本市高峰负荷呈大幅增长的态势,电网峰谷差率已接

近50%,高峰时段电力供应压力较大。可以预见,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需求侧管理措施,随着电力需求的不

断增加,电网峰谷差仍将继续扩大,电力平衡工作难度逐年加大。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十五”

期间北京市的用电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第一产业用电量比重持续缓慢下降,用电量比重由2001年的

3.3%下降到2005年的2%;第二产业用电量比重有小幅度下降,用电量比重由2001年的51.65%下降到2005

年的49%;第三产业用电增长势头良好,用电量比重由2001年的28.26%上升到2005年的33.41%;城乡居民

生活用电快速增长,用电量比重由2001年的5.90%上升到2005年的15.59%。   (二)“十五”期间主要

工作成就   随着“9950”工程及“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北京电网的供应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较好

地满足了北京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主要表现在:   1、电网

发电装机容量有所增加   到2005年底北京市发电装机容量4556兆瓦,其中煤电装机2897兆瓦、抽水蓄

能装机800兆瓦、水电装机180兆瓦、燃油装机655兆瓦、余热发电装机24兆瓦,较“九五”末新增发电装

机容量500兆瓦,可供电力达到3400兆瓦左右。   2、电网供应能力和可靠性持续增强   “十五”

期间,北京电网的设备规模、网架结构有了较大改善,电网供应能力进一步加强。   500千伏电网受

电通道与联络线路由7回增加到12回,增加变电容量3500兆伏安,增加线路长度193公里,线路总长度达

到896公里。截至2005年底,北京500千伏电网形成了包括房山—安定—顺义—昌平四个500千伏变电站在

内的环网,南部主要通过500千伏大房双回线接受来自山西的东送电力、500千伏浑源安定双回线接受来

自托克托的电力;北部通过500千伏沙昌双回线、万顺双回线接受来自蒙西和张家口地区的东送电力。

  220千伏电网所属变电站由29座增长到40座,增加变电容量4858兆伏安,线路607.7公里,线路总长

度达到2207.6公里。形成了由9座枢纽变电站组成的双环网,并深入到城市中心地区,大大提高了市区供

电容量及供电可靠性。   110千伏电网所属变电站由155座增长到214座,增加变电容量7079兆伏安,

线路491公里,线路总长度达到2675.8公里。110千伏电网作为高压配电主干网络,多数变电站由双方向

电源供电,提高了供电可靠性。2005年,城市供电可靠率达到99.89%,农村供电可靠率达到99.67%,综

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57%。   3、应对电力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十五”期间,本市在进

行电网建设改造和加强生产运行管理的同时,全面排查了北京电网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线下隐患和

“三线搭挂”隐患整治工作,改善了电网运行的外部环境。同时,研究制定了电力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

   代写部QQ:180981293

   发表部QQ:364835300

    24H 手机: 13179739757

     网站地址:www.xzfbw.com

最新添加
热门点击
 
 
友情
链接
24小时代写
中文代写网
11代写网
新浪博客
文字秘书
论文发表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资讯
龙源期刊网
博客网
职称论文
公文代写
总结报告
软文策划
论文发表
西部医学网
土木工程网
法律咨询
中国会计视野
毕业论文
论文代写代发
期刊发表
演讲稿
中国校长
中国考研网
中国教育网
中国经济网
价值中国
逐浪小说网
职称在线
阿里巴巴
支付宝
财付通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21世纪文学
潇湘学院
友情
链接
Copyright © 2008-2020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光明委64号信箱 邮编210000 版权归 中国写作发表网 www.xzfbw.com
Tel:24小时手机短信:13179739757 本站代写范围:代写各类各类文章,免费修改,满意为止。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光明委64号信箱 邮编210000(不会电脑可写信)  E-mail:180981293@qq.com;364835300@qq.com QQ:代写QQ1:180981293;代发QQ2:364835300;广告QQ3:180981293
本站版权与免责相关说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经营许可证编号: 黑09026570号。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并非本站原创,如需删除请与本站联系。
法律声明:本站提供的信息不作为签订任何合同的依据,信息产生的后果,由信息提供者负责,本站概不负责,请查验各种相关文件和手续后再交易。
咨询
咨询
咨询
咨询
咨询
13179739757
咨询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