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这次教科文卫工作会是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贯彻落实县委九届五次全会暨全县经济工作会精神,安排部署2011年各项工作,号召教科文卫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定信心,砥砺奋进,全力提高教科文卫事业发展水平,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积极构建和谐XX。
一、总结过去,平凡中创造成绩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大事难事的严峻考验下,我们教科文卫各项工作可以说是硕果累累。一年来,面对县委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任务重的工作考验,面对“保民生、惠民生”的艰巨任务,面对人民群众对教育、卫生、文化等各方面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对形势的科学研判下,全县科教文卫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从容应对挑战,戮力同心攻坚,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科技等各项工作实现了创新,凸显了亮点,向全县人民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受到了省、市政府领导及各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0年,县委将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与全县经济及“城市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中,同研究同部署,统筹安排。教科文卫基础设施实现了大跨越,创造了巨大的磁石效应。教育方面2010年,全县总投资4亿多元,实施学校建设项目 8个。投资力度、建设规模,较2008年又有大幅提高,不仅完成了年初制定目标,而且又有新的跨越。总投资3.7亿元,占地305亩的XX一中新建工程已完成部分基础工程,预计9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该项目是近年来我县社会事业中投入最大的项目。
教科文卫事业亮点频现。勇于改革,大胆尝试,创新工作方法,各项工作亮点频现。教育方面,一是高中招生实现新突破。积极创新招生措施,大力改革中考方式,有中考分数制改为等级制,XX一中高一招生1668名,高分段(505分以上)学生413人,为三年后一中高考实现新跨越奠定了良好的生源基础。XX职中招生人数达1052名,是前两年招生的总和,全县职中招生近1600名,与普高招生接近1:1,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二是公开招聘、调配教师。自主招聘教师87人,公开调配教师207人。通过考试试讲,按名次自主选择岗位,真正实现了公开、公平、公正招聘、调配教师,并安排特岗教师190人。优化了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和学历结构,缓解了教师不足的现状。三是优化校长队伍。对全县所有校长进行了测评考核,调整了校长队伍,撤销了乡镇教委办,免去原教委办总校长、部分中小学校长25名,新任校长24名。校长平均年龄44岁,本科占68%、专科占32% ,优化了校长队伍的年龄和学历结构。四是扶持民办教育的力度进一步加大。2011年1月6日,县委、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首次召开了民办教育工作会,解决私立一中和成龙学校251个教师编制,并且县财政每年给予两校330万元的定额补助,入编教师工资纳入财政实行银行化发放,享有与公办教师同等待遇,解决了民办教师后顾之忧。
2011年是我县“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新的形势,新的起点,对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县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教育方面,一是教育校舍安全工程任务还很重,资金缺口还很大。二是尽管教育环境得到了巨大改善,但是“大气”营造还不够,省级、市级示范校、精品校还不多;“大师”的培育还有些欠缺,在全省、全市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老师还不多;教育的品牌效应还不强,与张家口市、怀来、蔚县等地还有一定差距。三是个别学校校长责任心不强,对校园、教师、学生等管理松散,精细化管理程度不高,有的学校出现打架甚至是教师打架的事件。四是个别学校对收费管理不太规范,没有严格执行收费标准,财务核算不规范,给教育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五是中考高分学生外流现象还比较严重。
二、真抓实干,实现2011年教科文卫各项工作预期目标
县委九届五次全会对教科文卫事业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政府工作报告为教科文卫事业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尽管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但我们有县委的正确领导,有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有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有上级对教科文卫事业投入和支持的政策机遇,只要我们上下同心,注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解放思想,注重把握机遇,注重转变作风,就一定能做好今年的教科文卫工作。
(一)明确目标要求,增强发展社会事业的主动性
教育事业,遵循“高中高度集中、初中相对集中、小学合理布点”的教育布局原则,按照“抓县城带乡镇、抓中间带两头”的办学思路,抓住城市面貌三年大变样、校安工程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机遇,利用2—3年时间,围绕教育事业“赶超、跨越、提升”的目标,实现高中升学率较大突破、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幼儿教育健康发展、特殊教育稳步发展、民办教育持续发展、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真正成为教育强县。
卫生事业,以“推进医药卫生改革,促进全县卫生事业发展”为指导,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履行公共卫生职能,有效应对公共卫生挑战,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突出项目、惠民、人才三个重点,以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水平,努力实现卫生强县目标。
文化方面做强六代长城、神秘中都、草原音乐节品牌工作,抢抓2011年7月—8月东京、悉尼、新西兰举办户外摇滚音乐节的机遇,争取形成东京、悉尼、新西兰、XX户外摇滚音乐节世界巡回演出。千方百计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培养传承人,抢救二人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抓好元旦、春节、国庆等节日的文艺演出,继续开展“彩色周末”、“三下乡”送戏送电影进村等系列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继续举办篮球赛、乒乓球赛、门球赛、棋类比赛、环城长跑比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以多出精品、打造品牌为重点,立足XX实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创作反映XX风情风貌的各种作品,大力推进艺术创作水平。全年创作二人台小戏、XX大鼓、歌曲、XX快板130个以上,完成文学作品50万字以上。
(二)抓好项目建设:夯实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
一是新建项目要确保质量。2011年,教科文卫系统的工程较多,每一项都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生命工程,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抓实,要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以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水准向县委、县政府“交账”,向全县人民“交卷”。教育方面抓好XX一中建设工程,提前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科学安排工期,在保证质量的前期下,确保2011年9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投资9000万元的新建XX二中和投资3500万元的新建北辰路实验小学工程,目前已完成选址,新学期完成一期工程并投入使用。整合科技中专资源,按照国重要求,做好校园规划,并根据实际需要,分期实施宿舍楼、教学楼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4月份开工,新学期使用,确保顺利申报国重,构筑坝上区域 “职教航母”。
二是谋化项目要抢抓机遇。2011年国家继续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医疗卫生、教育等民生事业的投入。各部门要依据政策抓机遇,进一步转变理念,由被动等待转为主动争取,超前谋划,精心包装项目,充分利用国家、省各项投资政策,围绕我县招商引资政策,搭建平台,加大争跑力度,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巩固、扩大建设成果。教育方面结合校安工程,各学校要对自己学校建设有规划。谋划实施XX镇中、马场房小学、树儿湾小学、XX镇中心小学扩轨。卫生方面要谋划储备疾控中心、妇幼保健站、交通检疫站新建项目。继续争取标准化卫生室建设资金,争取上级资金。多方争取上级对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支持。
三是解决瓶颈多方引资。制约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改善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资金短缺问题。要加大同省、市各级各部门的对接力度,特别要和省教育厅、卫生厅、财政厅、发改委、文物局等部门建立良好的联系机制,千方百计争跑项目资金;要想方设法加强同部门单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公司、各级各类慈善机构、已经富起来的个体民众的联系,争取社会各界对社会事业的援助;争取民营资本投入社会事业,从而弥补社会事业资金不足的问题;要充分利用与京津地区良好的地缘、人缘、业缘关系,积极加强同京津地区的全方位对接和合作,借助京津人力资源优势,“借智”发展各项我县社会事业。
(三)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全年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2011年教科文卫各系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调动所有可以调动的因素,聚集全部可以聚集的力量,主动超前,创新实干,积极有为,努力完成各项任务目标,实现教科文卫事业大跨越。
一是加强管理,完善考核。加强管理,需要在整章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考核机制下功夫。一是完善考核体制。各部门年初要出台科学、合理、准确、可行的考核方案,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各主管局要本着对广大干部工作客观评价、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考核程序,分解考核指标,细化考核环节,在全县上下形成“人人肩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责任”的浓厚氛围。
二是强化宣传,塑造典型。要充分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培树部门、学校、医院、科室等集体典型,塑造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线、医疗卫生一线、文化一线、科技一线的优秀教师、医务人员、新闻工作者等典型形象,创造名人效应,继续参与感动XX十大事件、“因你而精彩”等全县先进人物评选活动,以典型带一般,促进整体素质提高。要打造XX二中、XX三中、师范路小学、民乐街小学以及部分乡镇学校成为全省示范校,以创建示范学校带动全县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要巩固壮大现有医院重点科室,创造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重点科室,提高XX的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