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0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总结“十一五”、谋划“十二五”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半年来,县文化体育局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从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以奉献社会、服务大众为己任,力求文化体育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一、切实加强机关和队伍建设
推进党的建设三级联创,结合党员干部争先创优活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建设,健全学习制度,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深入推进效能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的落实,增强可操作性,提升有效性。防止和杜绝不正之风,确保政令畅通、高效行政。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的各项要求,学习贯彻好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努力提升为人民服务质量。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对挂钩村委会进行“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村综治服务站建设方面给予支持。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组织12名青年志愿者,深入拥翠乡阿别烈村、乐秋乡大乐秋村、宝华镇阿克塘三个乡镇烤烟综合示范区进行抗旱春耕助耕活动,用实际行动开展支农助农工作,切实为群众解决春耕难的问题,以确保烤烟大田移栽顺利进行。
二、着力进行文化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1、开办跳菜艺术班
协同县职业高级中学联合举办跳菜艺术培训班。县职中作为跳菜艺术演员的培训基地,特设一个全日制教学班,除基础课的学习外,对跳菜艺术及的民族民间歌舞进行系统的学习培训,跳菜艺术团作为职中学生的实习、就业基地,学生在校期间,由县文化体育局和跳菜艺术团提供学生的实习机会,毕业后介绍就业渠道,并由县文化体育局指派两名我县民间艺人作为专职教师,指派四名艺术团、文化馆资深演员为兼职教师,对职中学生进行全面的民族民间歌舞教学。自开班以来,学员参与了中央七套农民春晚、第三届大理兰博会、首届金虎杯全国彝族原生态歌、舞、乐精英邀请赛等一系列大型演出活动。为传承和发扬我县的民族民间文化,加大我县的对外宣传力度,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举办文艺骨干培训班
举办为期6天的乐秋乡文艺骨干培训一期,主要教授花灯基本舞步,参加培训人员有各村、社文艺骨干,群众文艺爱好者,机关文艺骨干等共70余人。其他乡镇的培训班正在积极筹备中。
3、设立体育培训网点,加强业余体育竞技训练
采取与中小学联办、训练的形式,设立二中、三中、四中、城镇中学、无量中学等训练网点,并聘请5名体育教师具体负责业余训练,现在训学生65人,其中,年龄最小的10岁,最大的 15 岁,注重了队员的年龄衔接,促成了科学、合理的梯队训练模式,形成了一个以县少体校的田径、游泳项目为核心,以各级传统校、训练点为内圈,全县广大中、小学为外圈的“三圈”业余训练网络,为培养并向省、州体育运动学校输送竞技体育人才奠定了基础。积极参加对外交流学习,提高体育业务水平。
三、扎实推进农村文化体育阵地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农民欢迎、讲求实效”的原则,组织实施好文化惠民工程,继续推进一批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艺队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用好上级的鼓励政策,在项目规划、工程质量等方面加强指导与管理,把好事办好、实事抓实。
半年来,我局以乡镇为龙头,村委会为重点,自然村为基础的方针,在全县内全面加快对农村体育场地建设的步伐,广泛实施农民健身工程,极大方便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文化体育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推动了我县广大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上半年,完成配送篮球架68副,篮球板6副,乒乓球桌23副,投资六十余万元,安装全民健身路径3条,争取项目资金72万元,建成无量山镇古德村委会、碧溪乡回龙山村委会、公郎镇公郎街三个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碧溪乡、拥翠乡综合文化站即将完工,无量、宝华综合文化站即将启动,完善服务网络,坚持面向大众,服务人民,有效发挥基层公益性文化设施设备作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四、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坚持以为民惠民为宗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需求。半年来,精心组织、策划、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异彩纷呈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上半年组织开展了各类文化活动演出36场,观众多达数万人次。在宾馆等地演出实地跳菜6场,接待人数660人次。先后对老体协、地税局、路政管理大队、延安精神研究会、邮政局等单位进行文艺培训辅导50场452人次,辅导文艺队97支,3500多人次,组织编创《五星红旗》、《绣荷包》、《和谐中国》、《大红枣》等一批优秀的群众性文艺作品,把《打歌》、《跳菜》、《彝族健身操》等优秀传统歌舞节目在机关、校园、村寨广泛普及,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县城灯光球场、四十米大街、科技广场等地组织正月初九龙灯会等大型文艺演出15场,观众多达6万多人。
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 指导各行业、部门和各单项体育协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促进群众体育活动经常化、生活化、制度化,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落到实处。上半年组织开展了县第29届元旦穿城赛,比赛分少年男女组、青年男女组,中年男女足三个组别,共有683人参赛,并为取得前六名的112名参赛运动员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品;举行了为期六天的县“园丁杯”女子篮球运动会,共有16支代表队、192名运动员、66名裁判工作人员参与本次比赛。
五、强化“扫黄打非”、文化市场管理力度
2010年上半年,我局从实际出发,针对文化市场以及出版物市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解决“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盗版图书、违法音像制品等问题为突破口,着力规范文化市场和出版物市场经营行为,加大文化市场管理和“扫黄打非”查处力度。上半年办理《文化经营许可证》5户,审核文化经营许可证 35户,其中音像制品经营户15 户,三小文印经营户 14户,出版物经营户6户。联合县公安局、工商局等部门完成我县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集中两天时间深入全县8个乡镇,以娱乐场所、“网吧”网络文化环境、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为主题对全县的文化市场进行全面检查。在此次专项检查中,共出动行政执法检查人员85人次,执法车辆24辆次,检查出版物市场17户次,音像制品经营户45户次,文印店33户次,共查缴盗版音像制品360盘,查处违规文化经营户8户,其中责令限期整改4户,依法取缔2户。
下半年工作要点
2020年下半年,我县的文化体育工作要继续按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委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抢抓机遇,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实施 “文化保护工程”、“文化精品工程”,进一步加强我县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文化体育产业发展,继续培养文化艺术人才,兴起文化体育建设新高潮。
(一)增加投入,切实加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碧溪、拥翠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启动无量、宝华两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全面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继续在农村实施篮球场、戏台建设,广泛实施农民健身工程建设。实施25个农家书屋建设。
(二)关注现实题材,促进创作繁荣。继续实施艺术创作激励机制,以各个节日文化活动为契机,精心规划和组织创作一批文艺精品。继续挖掘整理诸如跳菜、打歌、酒歌、哑巴会等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料,推进富有我县特色的艺术创作步伐。继续开展好民族歌舞“进机关、进校园、进村寨”活动。
(三)广泛开展县乡村文化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群众文化发展新格局。坚持开展文化下乡、体育进农村、“农家书屋”等农村系统文化体育活动,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和活动内容。
(四)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大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利用媒体宣传文物保护的法规政策,增强文物保护意识。认真做好我县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后续工作和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工作,继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普查和申报工作,精选非遗项目冲击省级、国家级名录。
(五)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文化市场的繁荣、健康和有序发展。进一步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继续深入开展网吧、娱乐场所、演出以及出版物市场的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持久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理顺执法体制,依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督和管理。
县文化体育局
二〇二〇年六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