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网(通讯员 喻向午)近日,在湖北省作家协会“第六届签约作家总结暨第七届签约作家签约会议”上,该协会23位第六届合同制作家总结了他们各自的创作成果,其中9位作家还因成绩突出受到了表彰,他们大部分可以与湖北作协继续签约,成为22名第七届合同制作家中的一员。在气氛热烈的仪式上,所有与会的合同制作家都领到了数额不等的项目经费和奖金。考核成绩优秀的女作家苏瓷瓷共领到了18000元,她说:“来武汉开这个会,让她非常开心。”在这次会议上,另一位女作家姚鄂梅成为湖北作协首位驻会签约作家,签约期5年。期间,她可享受与湖北作协专业作家同等待遇,包括工资、福利、医疗等等。5年期考核合格,还可以续签,并可以申请正式转为湖北作协的在编专业作家。
合同制作家成湖北文坛另一支中坚力量
合同制作家在湖北省、在全国都不是新鲜事物。湖北作协早在1985年就招聘了第一届合同制作家,但以往历届人数少,一般在10人左右,最少的时候只有几人,也不定期,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自2003年3月起,这种合同制作家招聘制逐渐改进和完善,并走向规范,每两年一届,并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向全省发出通知。通知发出后,受到湖北省内广大业余作家的热烈拥护和欢迎。2007年3月第七届合同制作家招聘通知发出后,省内外共有100多位作家参报,实际有效报名82例。为历届报名人数之最。这在全国也不多见。遴选参报作家也相当谨慎和规范。湖北作协采取的是主席团审议,以得票多少为据。最后姚鄂梅、苏瓷瓷、吕志青、何存中、徯晗、王芸、曹军庆、王建琳等22人成为该协会第七届合同制作家。他们按照申报题材又被细分为综合类签约作家(以创作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随笔、儿童文学为主)和长篇小说项目签约作家。
湖北作协第六、第七届合同制作家在国内已成为一批较活跃的作家,姚鄂梅、苏瓷瓷、徯晗、王芸等人更成长为当下国内较重要的实力派作家。他们已经是湖北文坛继方方、池莉、刘醒龙、邓一光、熊召政、陈应松等等重要作家之后的另一支新兴的中坚力量。
姚鄂梅近两年不但完成出版了《像天一样高》、《白话雾落》等2部长篇小说,还在《人民文学》、《收获》、《当代》、《钟山》、《中国作家》等10余家国内知名文学刊物发表了中篇小说12部,短篇小说2篇。其中7部中篇小说被选刊转载,2005年和2006年度的中国小说排行榜,姚鄂梅的作品都榜上有名。苏瓷瓷近2年也有579行诗歌和16万字的小说在《诗刊》、《人民文学》、《收获》、《青年文学》、《长江文艺》等刊物发表。她也上了2006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同时她还荣获由中国作家协会和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举办的第五届文学新人奖——春天文学奖。
王建琳、李叔德、冯慧等人近期出版(发表)的小说还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湖北电视台等机构买去版权,即将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此外,童喜喜的儿童文学作品《嘭嘭嘭》还获得了“2006年共青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
据统计,湖北作协第六届合同制作家在2年期间共创作长篇小说17部,8部已经公开出版发行。另创作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儿童文学作品计496万字,诗歌3400余行,且均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发表,对湖北文坛而言,这些都是令人鼓舞的成绩。湖北省作协党组书记黄运全说:“就目前来看,革新后的合同制作家招聘制是可行的,可以鼓励作家多出作品,出好作品。”
不过第六届合同制作家阎刚坦言:“自签约以后,每年要在省级及省级以上出版物发表10万字的作品,感觉有压力,但压力也是动力。” 姚鄂梅也说:“近几年,我的创作进入最好时期,这跟与湖北作协签约,成为合同制作家有很大关系。”
曾有人戏言:“鲁迅文学奖、矛盾文学奖等中国文学界的最高奖项,湖北作家榜上有名并不令人吃惊,榜上无名才令人吃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期刊和中国年度小说排行榜上,湖北的合同制作家榜上有名并不令人吃惊,榜上无名才令人吃惊。”
湖北文坛创作队伍已成梯队格局
目前,湖北作协有会员1800余人。这些会员中,湖北作协文学院有方方、熊召政、陈应松、刘继明、田禾等专业作家5人,武汉市文联文学院有池莉、刘醒龙、邓一光、董宏猷、胡发云、田天、李修文、张执浩、徐世立、阿毛等专业作家10人,湖北省全省有专业作家15人。在专业作家之外,虽然还有一些很具有实力的作家,但更多的会员是业余写作,有的甚至是文学爱好者。这就使专业作家与普通会员之间出现一个断层,久而久之,可能就会出现创作队伍青黄不接的现象。
一个普通作协会员想成长为一名实力作家,确是相当不易,虽然偶尔有极少数作者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打拼,最终崭露头角,在目前的中国文学界,也只能算是个案。而作家协会作为广大会员的“娘家”介入他们的写作,就可能改变一个具有潜质的写作者的文学命运和创作进度。苏瓷瓷曾经是湖北十堰市一家精神病医院的护士,在2004年她23岁的时候,经常把她创作的诗歌和小说贴到诗人张执浩主办的“平行”文学网站上,受到李修文和张执浩的赞赏,并由李修文、张执浩联名先后推荐给诗人、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梁必文和著名作家、湖北省作协副主席邓一光。2005年3月,苏瓷瓷正式成为湖北作协第六届合同制作家,并从一个网络写手成长为中国文坛的又一位新秀。
从客观上说,湖北作协目前实行的合同制作家招聘制,让一些具有潜质的青年人看清了从一名业余作者成长为专业作家的希望和道路,即业余作者——作家协会会员——合同制作家——专业作家的道路。就目前第七届合同制作家的创作势头看,湖北文坛创作队伍已经形成梯队格局,湖北省作家协会今后的专业作家很可能就将从他们中产生。
在中国文坛。湖北女作家一直以实力强劲著称。值得注意的是,又有一批湖北女作家正在成长。近日,湖北作协“第六届签约作家总结暨第七届签约作家签约会议”午间和晚间就餐时,时常可见清一色的女宾坐成一桌,姚鄂梅、苏瓷瓷、徯晗、王芸、王建琳、冯慧、桢理、汪静玉、郭海燕等,她们全是湖北作协的合同制作家,她们已成为湖北文坛的“女子方阵”,并逐渐被国内文坛关注。
省委领导的支持和湖北作协开明的姿态成为凝聚力
湖北有重视文学事业的传统。2001年底,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到任伊始,就看望了骆文、碧野等文学界老前辈。2006年11月初,第八次文代会、第七次作代会代表赴北京参加会议前夕,俞正声同志亲自为他们送行,湖北文艺界深受鼓舞。就湖北作协改革作家管理体制的方案,俞正声高度重视,还专门做过重要批示;湖北省委宣传部长张昌尔不仅做了批示,还经常过问,为湖北作协排忧解难。湖北省财政也大力支持,使作家管理体制的改革有了一定的经费保证。
在湖北作协“第六届签约作家总结暨第七届签约作家签约会议”上,湖北省委宣传部长张昌尔还明确支持湖北作协作家管理体制的创新。他说:“湖北作协作家管理体制的创新,不仅得到了俞正声同志的肯定,更得到了李长春同志和刘云山同志的肯定。现在看来,湖北近些年能够出这么多的优秀作品,产生这样优秀的作家群体,跟这种创新体制的动力是分不开的。这种管理体制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还要继续发展,继续前进。”他还说,作家管理体制改革是湖北省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并提出建议,文学界可以借鉴体育赛事和舞台艺术的奖励办法,在全国拿到大奖的,拟订一个标准,给予重奖,以鼓励努力打造精品。
近些年来,湖北作协在作家管理方面逐渐走向开明和开放。湖北作协的会员里出现了大学生作家、网络作家。2005年3月,成为合同制作家的苏瓷瓷,甚至此前就是很少在公开发行的传统纸质杂志上发表作品的网络作家。这种姿态加强了作家协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第六届合同制作家招聘,湖北籍作家姚鄂梅(原湖北作协会员,现居南京)回来签约了;第七届合同制作家招聘,湖北籍作家徯晗(原湖北作协会员,现居广州)也回来签约了。2007年3月第七届合同制作家招聘消息发布后,还有非湖北籍的省外作家报名。
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梁必文说:“我们将进一步落实合同制作家招聘制度,我们欢迎湖北各地的业余作家以及国内湖北籍的作家加入到我们的合同制作家队伍中来,国内其他省份的湖北籍作家,有突出成就的,我们也表示欢迎。”
据悉,湖北省文联也将在今后采取这种模式招聘各门类的艺术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