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高立成,今年29岁,曾任《鸡西大学校报》编辑、鸡西市鸡东县下亮子乡中心校教学校长、鸡西矿业集团某副总经理办公室秘书、鸡西市政系统某国有公益事业单位总经理办公室副主任、集团企划处副处长。现业余兼职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中国作家》杂志签约作家、中国互联网代写行业联盟副会长、中国文学原创网总经理、中文代写网总经理、鸡西民间代写事务所所长。2007年28岁的时候出版了16万字纪念一位乡村母亲的散文《月半弯》一书;23万字的长篇情爱伦理道德小说《红女》2008年8月卖给了广州花雨文化公司及所属花雨网站5年版权。我现为自由撰稿人,业余给别人写书和搞一些代写业务,也就是所说的网络“枪手”。我不是什么作家、诗人,更也不是什么专家学者,只是业余喜爱研究文学和古人的思想。我把我对孔子的“孝”的思想提出自己的一点拙见,恳请各位领导、文学前辈、专家、学者、教授批评指正。
“百善孝为先”。孔子“孝”思想是儒家伦理中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重要的道德范畴,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历史影响。孔子在“孝”思想上坚持平等博爱、教人从善、珍爱生命的道德价值观念。
孝是子女仁爱父母的道德要求。《论语》中孔子讲到孝的地方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层意思。
1、养亲与敬亲。孔子论孝,强调敬养父母。养亲就是奉养父母,保证父母物质需要的供奉,这是孔子孝道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传统孝道最基本的含义。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养大,子女成人后应当不忘养育之恩,尽心竭力供养和照料双亲,保障父母物质生活的需要,使其安度晚年。
2、关怀与思念。孔子认为做子女的不仅要做到能敬养父母,而且要做到关心父母、温暖父母,还应该问候请安,陪伴在父母身旁,为父母分忧解愁,这是内心的诚敬落实到生活的具体方面。孔子对孝的名言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顺从与继志。孔子认为的顺从即“无违”。“无违”既有不违背父母意愿的含义,也有不违背礼制,按礼节侍奉父母的含义。作为子女,应当继承父母的正业善道,并将其发扬光大,实现光宗耀祖,这无疑是最大的孝道。
孔子“孝”的思想还有一个根本性的方面就是“守礼”。这里的礼是周公所制定的一整套宗法等级制度和行为规范,是周代孝行、孝礼的高度概括,即“周礼”。孔子“孝”思想的以上内容便是在遵循“周礼”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21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各种文明相互交错与激荡。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孔子“孝”的思想。就今天社会道德的发展而言,孔子“孝”思想也有许多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地方。例如:父母在不远游;无违;子为父隐,父为子隐;事事顺从父母意愿;孝丧孝祭礼仪烦琐、僵化等。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算是孝道呢?
一要学会感恩,培育善良的道德品质。感恩包括对父母、对老师、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万事万物的感恩。古人云:“为人生在天地之间,有四恩:感天地盖载之恩,日月照临之恩,国王水土之恩,父母养育之恩。” 不知感恩,不会给予。人为什么要有爱、要行善?因为种种的善行和爱意与我们相伴成长,让我们感到幸福与快乐。
二要赡养父母,感怀普世的人文关爱。在现代社会中,孔子“孝”思想所要求的赡养父母以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下来。其实,就赡养父母来说,孔子“孝”思想所包含的内容远不止于物质上的供养,更重要的是其所包含的“敬”的感情和具有普世性的“爱”。
三要慎终追远,对生命的永恒敬畏。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无论是体弱多病的老者,还是朝气蓬勃的青年;无论是伤残病痛之人,还是健康有力之人,其生命都是平等的。穷人有穷人的养与送,富人有富人的养与送,但老有所养,终有所送却是一致的。生命是平等的,不因社会价值而有等差。
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各位代写代发客户:
如果您需要代写代发各类论文,请直接与以下方式联系:
代写部客服(代写)QQ:180981293,EMAIL:180981293@qq.com;
代发部客服(发表)QQ:364835300,EMAIL:364835300@qq.com;
联系手机:13179739757(24小时服务);
本站网址:http://www.xzfbw.com/;
中国写作发表网为您提供满意的代写代发服务,客户是上帝,免费修改,满意为止,质量第一,信誉至上,专业代写,流程代发,为客户隐私资料保密。
中国代写行业联盟(中国写作发表网)www.xzfbw.com
2022年6月28日